对于段磊和‘玛卡科技’来说,要想挣钱,‘玛卡医药’和‘玛卡芯片’这两家拥有划时代产品的子公司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玛卡造船’,却拥有了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玛卡科技’财务部的预测,2017年‘玛卡科技’在‘抗癌Ⅰ号’、‘生物芯片’等两个项目上将能够完成2800亿的产值,为‘玛卡科技’带来超过2000亿的纯利润。若是段磊热衷于挣钱、增加自己私人账户上的数字,他完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哪怕是‘生物燃油’‘改良沙棘’、‘个人终端’等项目。也能够给段磊带来巨额的利润。他们都比给军方设计、制造军用装备要轻松得多。
相对而言,建造一艘常规动力航母所能够产生的价值也不过150亿RMB左右,而它的制造周期却高达23年,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重工制造业的成本控制都相对透明,‘玛卡科技’根本就不能从航母的制造项目中挣到太多钱。
从这个角度来看,制造航母其实是一件吃力来讨好帝国政府的事情,对于‘玛卡科技’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成为帝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制造商。对于‘玛卡科技’在国内地位的提升拥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玛卡科技’涉及了军工领域的生产之后,公司在国内的扩张阻力似乎减少了许多,整个‘玛卡科技’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此外,航母编队项目的启动,对于提升‘玛卡科技’在各个领域技术储备、加强企业执行力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叮叮’的预估报告,一旦航母编队的项目圆满成功,‘玛卡科技’将会在大功率燃气轮机、装甲甲板、雷达、声纳以及通讯设备等领域获得长足的发展,技术人员们将可以把‘叮叮’所提供的‘玛卡技术’完全吃透。
到了那个时候。‘玛卡造船’就将会一跃成为全球最好的军用舰艇制造商,这对于巩固‘玛卡科技’在华夏帝国国内的地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抛开军工领域的利润问题,‘玛卡造船’给‘玛卡科技’所带来的潜在好处倒反更大了。
在段磊和‘玛卡科技’的不少高层心里。都拥有一个强国梦,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希望能够给这个帝国做点什么。而加大对基础工业、重工业和军工产业的投入,就是他们这种愿望的一个具体表现。
因此,哪怕为军方设计、制造航母编队显得有些油水不足,但是段磊和‘玛卡科技’的高层也是异常重视,可以说是把公司的资源优先向军工项目倾斜。
这年头,有些事总还是要有人去做的!
……
“朱大哥。整个项目组的状况如何?”和朱浩洋走在8号船坞内部,段磊开口问道。
自从航母编队项目启动之后,段磊就把大部分的事务都交给朱浩洋来处理了,他只不过偶尔从‘叮叮’那儿了解一下项目的进度监控罢了。关于项目的具体细节,他还真的需要询问朱浩洋才知道。
因为‘航母编队’项目组是军方专家和‘玛卡造船’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人员构成相对复杂,而且在工作程序、统属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配合起来肯定有一些问题。这也是段磊多担心的,毕竟如果两方面的技术人员无法拧成一股绳,多少还是会影响项目组的战斗力。
“项目进展得非常顺利!”朱浩洋的话语之中透露出一丝兴奋,说道:“军方派过来的船舶专家水平都很高,对于整个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把握得很好,公司的技术人员和他们的配合也是很到位!”
对于朱浩洋来说,36岁就能够掌管一家大型造船企业就已经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成绩,而如今,他甚至成为了帝国第一个航母编队的项目负责人。这让的身份甚至让朱浩洋感觉有些窒息。可以说,如今的朱浩洋已经在华夏帝国乃至全球的军用舰艇制造领域崭露头角了。
如果新型航母能够顺利完工加入海军现役,朱浩洋也将一举成为世界知名的军用舰艇专家。
朱浩洋很庆幸自己当初答应了段磊的邀请加盟,若不是当初的选择,自己怎么可能有幸成为航母项目的负责人呢?
要知道,朱家自从前清的时候就投身于海军的建设领域,见证了海城制造所的辉煌与没落,也见证了北洋水师在大东沟的惨烈,更是见证了新帝国的快速崛起。可以说。‘建设强大海军’的信念。已经融入了朱家人的血液里,成为了他们家族的传统。
朱浩洋永远记得,当初自己决定离开海城造船厂,加盟‘玛卡造船’的时候,家里的老太爷可是有些不太高兴,认为自己寄予厚望的大孙子已经背离了家族的传统。从具有军方背景的‘海城造船’加盟私营的造船厂,这无疑彻底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为此,老太爷生了足足一个月的闷气,没有和朱浩洋说话,给他脸色看!
哪怕后来‘玛卡造船’制造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快速商船、超大型标准集装箱货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等。老太爷也是不太高兴,认为离开了军工领域之后,朱家再也回不到过去的荣光。
但是,随着‘玛卡造船’开始承接帝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建造工程之后,老太爷立刻老怀大慰!
老爷子根本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帝国建造新型航母,而且这艘航母将会在自己的孙子手下慢慢成形。对于一位一辈子在军用舰艇制造领域奋斗的技术专家来说,再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情能够让他开心了。
一开始,当段磊决定把航母编队项目的总监位置交给他的时候。朱浩洋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可是一个设计资金超过300亿,动用的科研人员、技术工人总数超过4000人的庞大项目。
不过。接手项目之后,朱浩洋发现其实并没有太艰难的过程,毕竟‘玛卡造船’并不是传统的军工企业,没有排资论辈的习惯。另外,‘叮叮’已经把整个项目细分到了极致,倒是不用朱浩洋太过操心,他只需要把握好工程的进度就可以了。
如今,朱浩洋对于按时按质完成航母编队项目拥有着极大的信心。
“朱大哥你只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配合。掌控好进度就可以了!”段磊点点头,说道:“至于设计、生产一线和整体协调的关系,你自己处理好!”
对于朱浩洋,段磊还是很清楚的,技术出身的他根本还没有完全转换角色,经常会冲到第一线,赤膊上阵。以前‘玛卡造船’刚刚成立的时候,朱浩洋更像是一名基层工程师,有时候段磊甚至还能够见到他和一线工人一起进行焊接、刷油漆等等。
当企业还小,项目很少的时候,朱浩洋这样的举动也没有太过突兀的地方,但是随着‘玛卡造船’的规模越来越大,所涉及的项目也愈加复杂,段磊自然希望朱浩洋能够对一些细节问题放手,从总体的全局来看问题。
当然了,因为朱浩洋并不是一般的员工,段磊的建议方式显得很委婉。
“我知道了!”朱浩洋想了想,点点头说道:“可能是公司的发展太快了,我还需要加快脚步才行!”
朱浩洋并不是愚笨的人,段磊一点,他就想清楚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海城造船厂的时候,朱浩洋就是某些项目的技术主管,工作的重心都放在技术改进、制造工艺完善之上,对于整体管理很少涉及。而来到‘玛卡造船’之后,由于公司的发展速度太快,快得让朱浩洋都有点跟不上了,角色的转换速度慢了一点。
不过,经过段磊的提醒之后,朱浩洋也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相信是可以处理好的。
段磊在朱浩洋的陪同下在船坞以及旁边的设计室内查看了员工们的工作,并且和军方来的专家们交换了意见。就离开‘玛卡造船’。作为‘玛卡造船’的实际拥有者以及对各项‘玛卡技术’最了解的人,段磊并不会对具体的工作指手画脚,给予了技术人员充分的自由和信任。
如今,‘航母编队’项目还处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