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靖康雪TXT > 第108部分(第2页)

第108部分(第2页)

太原陷落!

知府张孝纯最后选择了投降,没人可以怪罪他,除了命,他什么都压上去了,副都总管王禀选择死战,宁死不背叛他的陛下,他的国家,他从太原突围,被金兵追到走投无路之际,他长啸一声,纵身跃入汾河之中,宁可淹死,不落敌手,当他的尸体被打捞上来之后,人们发现他背着一副画像,展开来,发现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御像。

大宋朝的国防线彻底崩溃,宗翰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西路军风驰电掣般奔赴开封城,一切遂成定局,也是死局,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死局。

金人还要继续戏耍大宋,戏耍赵桓,让赵桓把河北三镇交割,其余金兵没有攻下的城池全部交割,不许抵抗!

靖康元年十一月初六日,赵桓在延和殿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是否割让三镇,赵桓吩咐给每个人纸笔,让他们明确写出自己的意见,不得含糊其辞,以范宗尹为首的七十人主张割地求和,以中书侍郎何栗、左司谏秦桧为代表的三十六人反对割地,出使完颜宗望军的李若水正好回来,他拜伏于地,泣请赵桓同意割地。

最后,主和派占了上风,宋廷决定割让三镇,并向奉上袞冕、车辂,尊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为皇伯。

赵桓彻底失去了一切抵抗的勇气,只要我还能活着,只要我还能做皇帝,他失去了一切依靠,一切让他在平时觉得危险的依靠,死的死,走的走,最后一个李纲被他亲手排挤出去——给了一个无实权的统帅,去河北抵抗金兵,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谁能来救我?谁能来救我?快来救救我!快来救救我!快来救救大宋!快来救救赵家!我们要被一网打尽了!我们皇族要被一网打尽了!

金兵没有攻城,但是效果,却比攻城好了一万倍,赵构再次被派出去,作为割地谈判的总代表,这是宗望点名要求的,然而失去了勇气的赵构不愿意再次身陷狼窝,却被赵桓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出城,而这一切,好像都像是命中注定一般。

为了挽回危局,赵桓终于不再管祖宗成法了,下诏,以知大名府赵野为北道都总管;知河南府王襄为西道都总管;知邓州张叔夜为南道都总管;知应天府胡直孺为东道都总管,分天下二十三路为四道,每道各自为政,不受朝廷约束,尽快集结兵力入京城支援!

宗泽登场之前的日子里,张叔夜是宋人一片哀嚎之下唯一一个逆流而上之人,他从来没有畏惧过什么,接到召令,他第一个散尽家财,以自己的名望招募了数万兵马,他还命令自己下辖的所有州县立刻派兵集结于邓州,但是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张叔夜不再等待,当即北上勤王,率兵一路血战,第一个杀透重围,冲入东京城。

二百一十五 国难当头,还要畏缩到什么时候

张叔夜冲入东京城的时候,东京城的情况已经不太好,赵构出去议和之后两天,金人的价码就变了,从原先的割让河北三镇,变成了割让河北的全部土地,赵桓大惊失色,满朝文武哀鸿遍野,河北三镇已经全部沦陷,割了就割了,没有比朝廷存亡更重要的,但是河北之地,金人还远远没有攻略完毕,两河三十六州,绝大部分还在宋臣手中!

若是答应了,那不是简简单单的割地,而是真真正正的卖国!赵桓就从大宋皇帝变成了卖国之君!遗臭万年!

赵构北上到达磁州时,知磁州宗泽正在召募义兵,决心誓死守土,宗泽力劝赵构不要北上,磁州百姓闻讯也拦道恳劝赵构,并打死了副使王云,赵构因此没有继续北上,他于深夜秘密潜入相州,给赵桓上书,说明在磁州受阻之事,请示下一步如何行动。

而此时,除了康王赵构以外,全部赵宋皇室成员都被围在了东京城里,在大臣的建议下,赵桓命死士携带蜡丸密诏潜出京城,到相州传谕康王赵构,任命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让他火速召集河北义兵和四方勤王之师,救援东京。

金兵围困了东京城,而早先时候的勤王之师在一次保卫战结束之后就全部撤退,准确的说是被赶走,而之后的宰辅们为了更好的“议和”,又不允许四方勤王之师赶来,此刻却又要他们再来,各地方政府不由得开始掂量起自己的分量和此去的利弊,得到了准确的结论之后,就不难发生四道总管只能带着自己本部乃至于刚刚招募的兵马勤王之事了。

整个大宋都被金兵打怕了,他们不敢再一次北上了,最强的西军都被金兵打的七零八落跑回了老家舔伤口,更别说他们手下这些弱旅,禁军就不说了,早就废了,厢兵只会比禁军更悲哀,大宋朝已经得了极端的“恐金症”,都想看看具体的情况,而没有人愿意做那个傻子。

但是无论一个国家民族堕落到了什么地步,总还是有人愿意点亮自己照亮未来的,李纲暂时失去了这个资格,可是张叔夜愿意,也有这个资格,他暂时接过了李纲手里的火把,以自己的生命为燃料,让这把希望的火把再次燃烧起来,他带着区区几万人马勇敢的冲杀向金军重重包围,杀出一条血路,冲入了东京城,以全自己的忠义之心。

这是数月以来唯一一支来到东京城的勤王之军,人数不多,但是给东京城带来的激励却是不言而喻的,赵桓紧急召见了张叔夜,向他询问具体的情况和解决方案,张叔夜沉默,很久以后,他才开口:“若是西军主力尚在,或许我们还有战胜的机会,而如今西军主力尽墨,余者远在西北防备党项贼人,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非常危险。”

赵桓闻言一愣,随后露出了悲愤的神情:“国家养兵百余万,难道只有西军能用,余者皆是废物吗?!大宋养兵那么多,究竟是为了什么?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他们却连这一时都撑不住吗?!那我要勤王之师有何用?要百万禁军有何用!?!”

赵桓之悲愤能怪谁呢?宋军从来都是以对内防御著称的军队,防内甚于防外,那不仅仅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决策,而是一种极为阴暗的心思,这种心思代代相传,耗尽了宋军最后的战力之后,恶果自然而然的就显现出来了。

张叔夜心念一动,随后叹了口气:“倒也不全是,以老臣之见,大宋军队虽弱,也不是全部,除了西军能征善战之外,还有一支劲旅,只是人数不多,区区三万,恐怕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赵桓眼睛一瞪,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的落水之人,开口道:“种老将军对我说过,兵不在多,而在精,金兵区区十万,却能打败大宋数十万兵马,若是这支军队当真强悍精锐,虽然只有三万,未必解不了东京之围,张卿,那是什么军队?”

张叔夜顿了一会儿,开口道:“江南南路安抚使岳翻岳鹏展麾下,吉州军和虔州军,战绩斐然,人数虽然只有三万,老臣在吉州为通判之时,几乎整个江南哪里有匪军,哪里就有这支军队在平叛,百战百胜,精悍强干,不论山地、平原、江河之战,都极为擅长,不似江南人那般柔弱,江南官民皆称之为镇南军,镇江南之安稳,颇有擎天一柱之状,若是配给骑兵,或许战斗力仍在西军之上也说不定。”

赵桓大喜过望:“那朕立刻就下诏,让岳翻前来勤王!”

赵桓太高兴了,不仅没想起来岳翻是谁,也忘掉了江南南路也在张叔夜的南道管辖之内,若是张叔夜来了,岳翻也应该来才是,赵桓忘了,张叔夜也不愿意提起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他希望看到岳翻幡然悔悟,他希望看到这一切,他不想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