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他与他最好的结局
白泉轩的儒生都知道,正中的坐席会留给身份最尊贵的人。后座的公子凑到方平身侧,先抱拳行礼,才道:“想不到竟能与世子殿下同堂,真是三生有幸。在下吕公弼,父亲是宰相吕夷简。”方平忙起身还礼,望了望身侧的空坐席,问:“吕公子可知我身侧之人是谁么?夫子快来了,他若是迟到,倒不好。”
公弼笑了笑,道:“无碍。夫子还敢得罪皇亲不成?”
方平问:“皇亲?”
公弼道:“你不知道么?坐于你旁侧的是懿王府的十三殿下赵曙。”
两人正说着,只见外头有穿着大袖素白儒袍的清俊公子面无颜色的走了进来,头束玉冠,衣炔飘飘。他径直落座在方平旁边的空席位上,将手中抱的书册摆在桌上,扭过头来,寒冰似的问:“夫子要来了,你们还要站着聊么?”方平脑中轰隆一响,原来是他,那个雨中与自己共伞的清俊公子。
明明自己就是身份最尊贵的那个人,却因觉得对旁人不公,就与夫子抗议。那就是赵曙,只做他认为正确的事,即便与世俗不符,也要循着自己的法则。
方平心中波涛汹涌,面色却越发沉静,只温柔的望着赵曙,抿了一口醇厚的青梅酒,方问:“你笑什么?”
赵曙道:“哦,刚刚滔滔儿说枯荷听雨声,我就想起有一年,她去荷塘里摘莲子,摔在那泥巴里,裹了一身的泥爬上岸,把教习的婆子吓晕了。”说完,又哈哈笑了许久。
滔滔喝了酒,颊如飞霞,怒道:“若不是你没拉住我,我怎么会摔下去!!!”赵曙道:“你自己顽皮,还怪我…”两人嗦嗦叨叨的为了陈年旧事吵了起来,方平望着两人,嘴角渐渐绽出一个笑容。
或许,在他的身边做最好的朋友,参与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他与他最好的结局。
也是唯一的结局。
雨下至半夜,方停歇。次日,天空透着深幽的碧蓝色,太阳缓缓升起,空气清新入肺。青翠葱郁的树枝上犹还沾满晶莹剔透的雨珠,在晨曦里熠熠生彩。院里的海棠花瓣儿落了满地,几个穿着秋香色斜襟长裙的婢女正在扫洒,她们低声交谈着,时而传出莺莺笑语。
有簪着素银扁钗的婆子道:“她就是上回在十三殿下寿宴上打人的小娘子,可真是无法无天的…”另一个系着素白半月连珠纹腰封的小丫头凑上前道:“听说她是皇后的小侄女,随时可出入宫中,连皇上待她亦是不同旁人,谁敢惹她呀!”又满脸憧憬之色,道:“十三殿下可真威武风流,若是能跟着他,做个暖床丫头我也心甘情愿,一辈子都知足了。”
众人“哗”的笑了起来,又是逗弄,又是戏谑,嬉闹不止。立在一侧面容素净,肌肤嫩白的女子持着扫帚,道:“昨儿十三殿下来府里,还是我引着进的内苑。我踩漏了石阶,差点摔倒,是他扶住了我,还说…”
连老婆子也听得起了兴致,忙问:“还说什么?”
☆、第十九章:父女哪有什么隔夜的仇
绿珠眼中闪着流光,平添了几分柔媚,道:“他还说,小心些。”婆子打趣道:“可把你身子都说酥了…”众人又是一阵轻笑。
前头说话的小丫头钦羡道:“绿珠姐姐运气真好,还能同十三殿下说话。你长得好看,若是能被十三殿下看上,可就一步登天了…”绿珠腰身一扭,自持容貌尚好,便有几分傲色,嘴上却斥道:“胡说什么…”
几人叽叽喳喳的说得正有趣,忽见廊角处转出三人来,忙嘘了声,停下手中活计,福身行礼。绿珠心思一转,壮着胆子抬起头,又故意咳嗽两声,果然引得赵曙望了过来。她心欢雀跃,微微偏过脸,含着娇羞之色,用眼斜睨过去。
晨阳洒着金晖落在赵曙身上,晕着夺目的光圈,恍若天人。他寒冰似的脸上渐渐泛出笑意,竟提步往庭院中走去。行至绿珠旁边,嘴角微动,正要说句什么,却忽听滔滔“哎呦”一声惊呼。他忙回过身去,问:“怎么啦?”
滔滔抚着肚子,懒懒道:“我好饿,不能吃了早膳再去学堂么?”
赵曙、方平齐声斥道:“不行!”
滔滔眉头扭成了蚯蚓,见两人都是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无奈道:“你们倒有默契。”
方平好脾气的温声道:“都快日上三竿,若再耽误时辰,怕是要迟到。”
赵曙瞥眼将滔滔上下打量一遍,嫌弃道:“天天只知叫饿,母亲前一阵还叫你戒饭。”稍顿又道:“饿一顿不会死!”
滔滔道:“但你会死!”说着,挥起拳头就扑上去打人,嘴上还怒吼道:“要戒你自己戒,戒你的头啊!戒戒戒…”
直到三人吵吵闹闹走远了,绿珠还愣愣的站在原地,心里砰砰作响。小丫头凑上前去,眉飞色舞道:“我瞧着十三殿下好像要跟你说什么,若不是高娘子大呼小叫,恐怕…”话音未落,只听绿珠红了眼道:“胡乱说什么,也不觉慎得慌。”
说着,就提着扫帚独自往花丛深处去了。
滔滔昨晚上喝了酒,还有些头晕,便未骑马。她坐在赵曙怀里,半闭着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