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王牌好莱坞txt > 第108部分(第3页)

第108部分(第3页)

几乎缺乏电影的一些重要要素,比如层出不穷的冲突,情感的烘托和渲染。

“一部半纪录片。”

一位记者楠楠自语,在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开始酝酿自己的稿子应该怎么描述这部电影。

然而不论如何,丹尼尔将得到夸奖。

他们很明确地感受到,丹尼尔。桑德勒的奇迹还将继续,这不会是他的滑铁卢。

……

如丹尼尔所承诺的,这些大腕们看完电影,没有采访,没有拍照,丹尼尔一一表示感谢,约好再见,或者参加谁的圣诞派对,谁的生日聚会等等,然后将他们送上车。

哈维。韦恩斯坦是唯一留下来的人。

意义明确。

蒂姆。罗兰委托他来为这部电影做公关,好机器影业做发行,前者几乎就意味着奥斯卡,或者加一个金球奖。《钢琴师》正式上映在3月份,踩着奥斯卡的线上映,意图之明确已经不用多说了。

“哈维,怎么样?”

重新落座,工作人员上了两杯热咖啡,东方影院的老板埃克森。库珀,来打了个招呼,就自己去忙了。

“你可真照顾他,难道是因为之前《希腊婚礼》的交情?”

现在在洛杉矶的独立影院,羡慕埃克森的,绝对不比同情马修。福克斯的更少——马修已经被卡瑞克院线调到西部去了,因为在《希腊婚礼》上的错误决策,这甚至影响到了卡瑞克的基本运营,很多老顾客无法在这里看到这部佳作,所以不得不换一家院线,他可能觉得新电影院也不错,然后卡瑞克的客户就开始流失——这不是个小数目,考虑到卡瑞克的野心,以及和三大院线的差距,加上洛杉矶的重要性,马修没有被按进马桶,这已经是相当仁慈的处置了。

“你觉得这里怎么样?”(未完待续。。)

ps:  谢谢虞苏思氤、2514、虎威19、elfuture00的月票,爱吃兔打赏。果然乱了,不能乱爆发啊!求推荐票

第196章 颁奖季

哈维意外地看着丹尼尔,脑子里自动将一些事情连成了一条线。

《希腊婚礼》的院线会、东方影院的映后见会面、《钢琴师》特别放映会。

“dd影业要做电影院?”

“不,dd是守法的制片厂,我们不可能违反法律,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新投资,怎么样?”

“不怎么样,电影院可不是什么朝阳产业。”

哈维显而易见地表示出对丹尼尔新投资的不认可,这也没错,美国的屏幕总数这些年变化不大,甚至是未来的十数年内也没什么特别大的进步,简单地说,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人口不增加,屏幕数就没法增加。

不过丹尼尔并不认可这一点,“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开始谈论这个话题,但是简单聊聊也没什么不好的。哈维,你还记得两年前,迪士尼制作的那部《幻想曲2000》么?imax长片,尽管它表现不佳,但是更大屏幕,更清晰的画质,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数字化、还有3d,它们之间产生奇妙火花对于未来的观影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认为现在接触一下没有坏处。更何况,无论是我,还是这家影院的老板库珀先生都没有成为院线巨头的打算,我们只是希望在这一领域有一些作为和发言权。”

对于日本或者美国来说,3d电影的真正诞生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算不上什么新鲜玩意,但是受限于胶片电影、播放设备的限制,3d电影一直也没能成为主流。而随着电影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欧洲、北美这些地区的观众对电影的鉴赏力更高一些,所以对于刺激性更强的3d电影,始终没那么热衷。

而提及这个概念,就不得不提詹姆斯。卡梅隆后来的超级大作《阿凡达》。这部每轮没法的3d大片让这个概念在北美火了几年,才迅速降温。2d影片的丰富、质感依旧是影迷们最注重的特性。

imax真正意义上开始发展,则就是从《幻想曲2000》开始的,第一部imax动画长片,时间还很短。

在丹尼尔来看,从地域上划分,北美和欧洲更适合数字化2d,中国和新兴国家对imax+3d兴致盎然;而从题材上说,文艺片当然更适合2d,而特效大片毫无疑问在3d和imax屏幕上更加过瘾。作为一家制片商。而且手上拥有维塔数码这样的特效工作室,丹尼尔试图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丹尼尔也并不是希望单纯做院线。

这么多年,三大院线把持了40%以上的银幕数,新势力的加入只会让这个已经饱和的市场血流成河,两败俱伤。

在他决定注资进入东方影院的时候,他和埃克森描述的是把东方影院做成一个电影互动中心的概念。

这里会有最新的技术,最热的电影明星、最有意思的交互——总而言之。这里要够潮够酷。

不过,哈维对这个话题失去了兴趣,在他看来,丹尼尔也许只是想为自己投资的电影找个固定的首映点。

“好吧。让我们回到正题。”哈维脸上露出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