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直面一名天玄高手,还是朱璃心智未复之际,无论在谁看来,这都是大祸临头的征兆。
可对现在的朱璃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天大的机遇呢。
通常人都知道,求生之道在于圆融,所以趋利避害,乃是人的本性。
朱璃的性格,历经两世,尽皆都是宁折不弯虽死无愧的品性,问心无愧,正是他的人生格言。
可是,无论任何时期,任何社会形态之下,若是仔细研究细心观察,人们不难发现,但凡具备这样性格的人,要么潦倒一生,要么英年早逝,虽不绝对,却大多如此。
难道天道扬恶,人性沦丧了吗?
口口声声宣扬正义,提倡真诚,追逐光明,刚直无愧,难道不是这种主流趋势下,想要塑造出的人群吗?
造成这样结果的因素很多,有人性方面的有文化影响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等等。
可光从道的一面来说,天地不为大道无形,万物生灵存于天地之间,若想活得好好的,活得滋润长久,他的选择行事就要附和天地运转的规律。
万物生存,循道而为,方得自在。
至善若水,水善若道,可水态多变百川入海。
可见大道多变,刚直无愧的性格,固然值得提倡,可是在很多情况下,若是不懂变通,其势必危。
这个世上,不但有阳光,还有长夜;不但有君子,还有小人;存在即是真理。
刚直无愧,君子之风;可君子往往斗不过小人,君子有矩而行,拘束太多,可有时候,君子行仁,人心不仁,君子必被反噬,岂能不落魄又岂能不横死之理。
朱璃的格言个性,已经限制了他对武道的体悟,踏上更高之境。
现在身受重创,记忆全失,现在又大战连场,零距离地对峙李天府,对他的武道增益,何尝不是一次天大的机遇呢。
何谓道,古老的修者,将道分有四境,自然释然当然怡然,而入玄,就是入道的第一境。
天人合一,以人合天,就是入玄。
李天府势压朱璃,也让朱璃,有了近距离感受自然之境的机会。
不谙世事唯独武道天赋異稟,在加上忘记一切,心若赤子,剖析李天府的气势,如鱼得水酣畅无阻。
自然之道,在于圆融,在于和谐在于契合,一番体悟之下,让朱璃对武道的理解,瞬间迈过了那道横亘已久的阻碍。
身心通透一念豁达,就见外界的朱璃,在李天府的倾轧之下,肉眼可见般地逐渐轻松了起来。
甚至,他的身周自然而然,就凝聚起一股清风,循环往复圆融无比,让一直注视着朱璃的李天府,原本冷厉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些惊异继而越来越瞠目结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