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我记忆之中,我梦中,一个遥远的地方。
这一切,又该怎样说呢?
祖父辈和父辈的一些故事,我大体上都是听母亲说的。
据母亲说,当年迁葬老坟的时候,杨家人做了一点手脚,这样一来,杨家也就此发了。这种说法,我不曾亲临,自然不便于妄加评论。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姑奶奶这一家,也就是杨家,和我们梁家相比,确实好多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的大表伯(也就是姑奶奶的大儿子),身居高位,住在省城。这一天,我父亲和我小表伯去找他,意思大概是,希望他能够给予就业等方面的某些帮助。听完亲兄弟和亲表弟的陈述后,大表伯这样说道:“回去好好读书,找工作的事情,自己想办法——”
这样一来,我父亲和我小表伯只能悻悻而归了。
对于这件事情,我不是当事人,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按照我的理解,我父亲和小表伯的意思,不过是希望从这位地位显赫的兄长那儿,得到某种指点帮助什么的。然而,大表伯却一口回绝了。从此以后,我父亲人微言轻,置身社会底层。当然,这或许也不能全怪大表伯。怎么说呢?人的得失成败、祸福荣辱,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有没有贵人的一臂之力,结果往往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好些天之前,大表伯回了一趟小街,然后也顺便到我家走了一趟。
当时,我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并不曾出来跟自己的大表伯见面。
这对姑表兄弟见了面,自然是要谈点什么的。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心思去听。在那样的一个时刻,我只是在想:我的大表伯啊,你身居高位,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只是,你眼前的你的亲表
弟,如今却是卧病在床,病体奄奄,此情此景,你又作何感想呢?你的心里,是不是有点歉疚呢?当初,当你一口回绝之时,可曾想到过如今的这一幕呢?
一番谈话之后,我大表伯这样说道:“好好保重身体,有我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句话,确实也没有错;只是,对于我父亲来说,这“好好保重身体”,又从何说起呢?我父亲所患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伤风感冒之类的小病啊。
我的大表伯,道了声珍重之后,从我家的第二进房子,走到我家的第一进房子,接着走出我家大门,再沿着小街,向东北方向走去。他家,离我家也不过百来米。
自始至终,我都不曾从房间里出来,跟自己的大表伯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
是啊,我如此的家境,又何必去见他呢?
唉,我父亲这些年,这可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了。
事情,似乎要从那年高考说起。
人的命运,还真是一言难尽啊!
填报志愿的时候,父亲所填的,是一所和军事有关的院校。结果,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没能够录取。如果他当初所填报的,是一所普通一点的,对身体条件要求没那么高的院校,还会是这样吗?有时候,就是这一念之间,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遭际。
落榜以后的父亲,回到了小街,不久之后成了一名代课教师。本来,像他这种性质的教师,也不算少见。有一次,父亲转正了,成为了一位正式的公办教师。只是,好景不长,上面又说这一次不算了,要重新考过。对此,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我能够说得清楚的就是,作为一个中学教师,父亲的时间,本来就很紧的了。在我的记忆里,有时候半夜醒来,还看到他在书桌前,批改作业备课什么的。如今,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余,还得挤出时间,去啃那些大本大本的考试用书和复习资料,真有点雪上加霜的味儿了。由于这已经是唯一的一条路了,除了迎难而上,父亲似乎也没别的选择了。
然而,教书和复习备考,还不是父亲生活的全部。为了增加一点收入,改善一下生活,自留地里还种了不少菜。这样一来,每天清晨,父亲先要到菜园里浇菜。这样忙了好一阵子,回到家以后,连早餐都顾不上吃,就要赶到学校去上课。在这种情况下,跟父亲一起去淋菜的我的母亲,马上也要到队里做活路(干活儿)了,只能将早餐装好,让我和哥哥送到学校去。在那样的一段时间里,送早餐,就成了我和哥哥的一件大事情。当然,父亲所工作的地方,就在小学以上数十米,顺路,没什么困难的。常常是这样,我和哥哥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父亲上第一节课去了,于是,那些老师就这样说道:“把饭盒留在桌面上吧,你们两兄弟,先到教室里上课去吧。”确实,小学的上课时间也快到了,我和哥哥也只能这样了。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