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家这种心思,吴节自然心中明了,这种腐败的手段在后世已经屡见不鲜了。想当年,袁世凯的儿子一缺钱就办生日宴,一年之中竟过了四个生日,脸皮厚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李家毕竟还顾及着李妃的脸面,不至于如此过分。不过,内阁和六部的主官们可是一个没落地发了帖子。
当然,阁老们和六部的堂官接到帖子之后大多一笑了之,也不放在心上。不过是一个外戚罢了,实在太亲热,难免受人诟病,弄不好还要被御使弹劾。不理吧,李家父子有很难缠。
于是,大多派家人或者门生跑一趟,随意送些礼物了事,多是二三十两银子的物件,也就是个意思。
所以,李家的这个算盘倒是打错了。
不过,其他慕名而来,不请自到举人们倒是出手大方,人数也多,加一起上百人了。一是来赴这场文化盛会。
再则,有小道消息说,裕王会亲自过来,这可是一个攀高枝的好机会啊!如果能同王爷说上话,对自己将来的仕途却是大有好处。
北京的市井泼皮有吃撞食的习俗,街上的浪荡子一旦发现那家在办红白喜事,就会话几文钱包一封茶食登门,混一顿酒菜。
因此,对于不请自来的举人们,李家自然是敞开大门欢迎。再说了,这些举人们出手也大方,大多是五十两的红包,倒让李府收入颇丰。
吴节有官职在身,出手也阔绰,自然被奉为上宾。
夜幕已经低垂,整个李府都开了酒席,一时间,人生鼎沸,花团锦簇。
吴节四下看了看,却没发现彩云,心中有些着急,就朝后面的院子逛去,看能不能见着她。
第二百六十四章孕妇,又姓李
相比起京城里其他公卿大夫来,李家不过是一个爆发户,除了李伟有个举人身份,其他人同文化二字也沾不了任何边。
因此,门风却不像陆家这样的百年望族那样谨严。
又一味求热闹祥和,倒没有那么多规矩。因此,举人们在外院子里可以随意走动。
院子里实在太多人,有身份地位的还能在屋中混个座,如吴节这样的小举人,也只能自便了。
实际上,湘月这个当红花魁的到来也在李府外宅引起了一些微微的混乱,不少慕名已久的举人们都朝前走去,试图远远地看上一眼,如果能够说上一句话儿,却也不虚此行。
不愧是花魁,派头很大,光乐师就一大堆,外带几个小丫鬟、婆子什么的,浩浩荡荡的好多人。
人实在太多,那湘月究竟长得如何,却看不清楚。
李府的前身本属于武定侯郭勋,这人在历史上好象没什么大名气。可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却占有一席之地,此人最大的爱好是刻书,而且专门刻印流行文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被人熟知,同他的大力推广有莫大关系。
另外,此人又喜欢戏剧,对昆局的发展和普及有很大功劳。
因此,他院子里建有一大一小两座戏台。
今天,彩云和湘月的比试就被安排在小戏台上。
小戏台后面是另外一间清雅的院子,一般都用做乐工们休息场所。
如果彩云到了,应该就在里面候着。
于是,吴节乘着这股子乱劲,也随着举人们朝里面走去。
可刚进院子,就被湘月的侍女给拦住了,连连万福,说:“各位老爷,各位老爷。我将姑娘身子不好,没办法见大家,恕罪恕罪!”
众人却不肯离,依旧直着脖子朝屋里看去,只希望能看到那惊鸿一瞥。
吴节也不能免俗,可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到彩云,甚至两她手下的乐师和依依也没见着。
心中不觉有些焦急:会不会是没来。
正在这个时候,有人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是以前在茶舍里见过面的刁举人刁德。来京城赴考的吊丝。
“原来是刁兄。”吴节朝他拱了拱手。
刁四笑道:“士贞,那日叫你同我们一道去见湘月,你却不去。怎么,今日反在这里翘首以盼了。”
吴节一笑:“窈窕淑女,君子好俅,你看得,我就看不得吗?对了,你怎么过来的,可接到了李府的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