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忙道:“老爷是想要让少爷更好的规范一些,是为了少爷好!”
在王忠的印象里,顾丹青少爷在府里学习的时候,老爷从来没有布置这么多的课业。
说来也怪,顾少爷和老爷也不怎么亲近,就算顾少爷在京城里过年也不会住在御史府里,或者这就是顾少爷和谢少爷的不同之处吧。
出乎王忠意料的,御史大人却是只认同了他说的一半。
王子谦:“你说对了一半,是为了他好,却并不是为了更规范,只是纯粹的要让这小子忙碌一些!”
王忠:……他听的不太明白,有区别吗?
御史大人继续道:“这小子心思太杂,这样下去,聪明有余,后力会不足,老夫把事情都给他安排满了,看他还有空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吗?”
王忠艰难的吞了一口唾沫,然后向着自家老爷伸出了大拇指:“您高明!”
小少爷确实是没有时间去想了,连自己出大门的时间也没有,哪里还有空去做那些杂事啊。
想来还真是,不管是有间小店还是农庄的事儿,人家还都是做的不错。
有间小店是不是也是老爷故意给卖出去的呢?
细想前后,似乎有间小店耽误小少爷的时间更多啊。
王忠惊悚了!
突然觉得自己似乎知道这样的真相,竟然有些莫名的想要心疼一下少爷了。
算了,老爷说的都是对的,少爷还是安稳的温书比较好。
多乖巧,多能干,多有毅力啊!
谢一林根本就不知道这两人的谈话,否则一定会欲哭无泪的,亏他还把小店的事儿都记在了蔡太师的头上了……
每天吃饭,睡觉之外,就是温书,背书,策论,赋诗,师评,更改,进步。
紧凑又有节奏的生活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正月十五。
晚上,京城有灯会,御史大人特意带着谢一林去了大栅栏看灯会。
乐的谢一林差点蹦高,京城的灯会太热闹了。
小吃多,人流多,灯样多,赋诗多。
一路走来,谢一林和王雨里买的东西都快抱不了了,好在王风他们都给帮忙拿着。
当然了,要是作业没多的话,谢一林会更高兴!
回来之后,御史大人又给了他加一了份作业,每天解一题。
每天的策论和诗赋就已经让谢一林快要揪掉一半的头发了,再加上解题,他觉得自己可能有提前秃的征兆了。
不过,老师的话,必须听!
然后,谢一林的小日子更充实了。
这样的充实一直持续到国子监开课也没有停止,老师的作业依旧,再加上国子监的作业,果然如御史大人所说的,谢一林没有时间去想其它的了。
以往休沐的时候,写完作业就去农庄,然后一直到晚饭才会离开。
这一年却是不一样了,每天一大早谢一林就会去农庄,在农庄里转一圈之后,就会马上回去忙碌。
没办法,在农庄多呆一会儿,他的作业就完不成啊!
御史大人对这样的结果非常满意。
谢一林苦逼的日子有所缓已经是到月末。
因为年前请假耽误了课程,谢一林回到国子学讲堂的时候,已经换了一批同窗了,有一少部分考核通过的同窗之后去学算学。
算学啊,对谢一林而言可以说没有挑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