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正院,台上十几张椅子,台下几百张椅子,一切中规中矩。
台上坐的都是老者,上台发言的却都是年青人。
台下坐的以中年汉子为主,一个个面有风尘之色,体态粗肥油你者居多。
林梓枫摇头叹息,轻声道,“二十年前,我参加过第一届,那时的论坛火爆至极。”
“都什么人参加?探讨哪些问题?”
“其实是文坛华山论剑,和我们武林并无直接干系。但国术低迷,颓势渐显,故而各大宗门及武学世家也都派出代表参会,表示对武侠创者的支持!
至于讨论的问题,什么都有,年年不同。”
“今年您是武林代表之一?”
“不,是我师父来了,大夏形意门掌门。”
老实说,这个论坛乏善可陈。
可以清晰感受到台上老者和台下中年人们对寥寥几位踊跃发言的年青人心怀不屑。
但又囿于某种急于向下兼容的原因,大家都耐着性子听完那些不靠谱论调,还免费送上稀稀落落的掌声。
武者式微,武侠文学随之没落,几乎成了不可否认的事实。
冗长难耐的两个小时过后,一位瘦削中年人走上台,作收尾陈词:
“大家好,我是百晓生。
这一届‘华山论剑’殊为不易,几度因赞助商撤资而差点取消。
回想当年,武侠创作乃文坛第一大盛事,大神百舸争流,新秀如过江之鲫。
金主们捧着重金却排不上队,只能望门兴叹。
区区二十载弹指一挥间,孰料武侠已经成为没落的代名词。
读者口味缘何转换?与修真界淡入生活视野不无干系。以前大家并不清楚这个神秘领域的存在。现在资讯发达,越是神秘莫测,被人挖掘得越凶。
眼界的持续推高,让纯粹武学成了垫脚石,人们疯狂追逐高武、超武,都在幻想自己终有一日也能吞天吐地、破碎虚空。
需要警惕的是,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球,其实是孤单、渺小而又脆弱的,它可以容纳全民武者,但容不下亿万修真者。
我们允许不同风格作品的存在,但要谨防高武入侵现实生活,那会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机。”
台下终于有了一番活气,听众们直起腰纷纷点头,有的开始窃窃私语。
台上的老者们也用颔首表达赞许。
百晓生单手一压杂音,继续道:
“我知道大家都累了、倦了,我只想说,武侠没有没落,它的根还在我们心中,只不过,需要暂时移植到另一个更适合的地方茁壮生长。以期留存到重新唤醒市场那一天!”
台下掌声雷动,参会者们彻底复活。
“他什么意思?移植到哪里?”李愔问老林。
林梓枫摇摇头,“我也我没听懂。”
且听台上传出最后结语:
“就在今晚,大家用餐后请各自回到内阁,不要再出门。宗主将让你们将见证一个武侠新天地的诞生,并成为这个新空间第一代奠基人!”
这几句语气极具煽动性,但又让外人不明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