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陛下圣明。”房玄龄弓腰作揖道。
房玄龄一说,魏征、李靖等忠臣也纷纷称是,他们都站在客观原因进行分析。
“朕明了……”李世民也不是老糊涂,自然不会全把责任推到李承乾身上了,何况当务之急并不是揪出谁的过错,而是要平定乱贼!
坐在龙椅上,李世民在朝堂中环顾一眼,这就看向李靖道:“夔国公,你先前歼灭京畿道山贼有功,现下朕派遣你前往中州道,再歼逆贼!”
“老臣,遵旨!”
却是这时,跪在殿上的李承乾再次发声:“恳求父皇给儿臣一次机会!此祸事由儿臣所引,应由儿臣平定,如若不成,儿臣愿提头来见!”
事不成,自刎当场!
李承乾这一声可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下引来文武百官地看重。
明理之人自然明白为何太子这般坚持了,“储君”位置摇摇欲坠,正当这时李承乾又犯下过错,若是处理不好,他的太子之位绝对是要丢了。
李世民此时显然在犹豫着,想着要不要给李承乾一个机会。
恰巧,一众“正义凛然”的臣子们跳出来了。
杜正伦:“陛下,太子殿下知错能改,请赐予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侯君集:“太子贤能仁慈,能力不俗,必定能把此事办得漂漂亮亮。”
魏征:“老臣以为,应由太子一试,往后他还有更重的责任,何不趁此磨练?”
……
臣子们一一进言,听得他们如此说法也是有道理,李承乾终究是太子,若无意外未来是要担下治国重任,不如再给一次机会好磨练磨练他。
“那么就依众爱卿所言,朕再给太子一个机会吧!”李世民一双龙眸威严地盯着李承乾,声音铿锵道,“乾儿,朕令你领五万兵马挥师攻下中州道,平定反贼内乱!”
“儿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半个时辰后,朝堂结束。
大明宫,前殿的一条宫廷大道,文武百官们尽皆退朝,此时李承乾、杜正伦两人正并排而行。
“太子,此番剿灭山贼可谓是最后的机会,可得好好珍惜千万别令得皇上失望啊!”杜正伦不由好好叮嘱,他可是李承乾一派的,可担心太子失势。
李承乾显得胸有成竹,自信说道:“杜夫子放心好了,此番肯定不会失败!本太子必定要重振威名,赢得父皇信心。”
也难怪他会这般自信,毕竟李世民给了他五万精锐兵马啊!
中州道反贼作乱,规模盛大,可根据斥候查探最多不过三万兵马。
李承乾从京畿道领五万精兵,又有鄂国功尉迟敬德、辅国大将军刘弘基这两名战将辅助,哪能不胜啊!
而且前去到中州道后,可以令中州道的都督、刺史们召集兵马强壮声威,届时李承乾的士兵将会壮大到十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