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米的估值,雷钧的心理预期是两亿美元,最终结果自然是越高越好。
三亿五亿他都幻想过,只是那样毕竟不太现实。
也不方便后续轮次的估值。
只是没想到东昊创投给的新方案不仅没有压价,反而给到了2。5亿美元的估值。
当然,天底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
东昊创投也不是没有条件。
他们要求独占A轮融资,出资8000万美元,占据30%的份额。
这个条件雷钧有点无法接受。
首先,他不想融资那么多,企业融资是为了烧钱,够烧就行,不是融的越多越好。
你第一轮融30%出去,第二轮融多少?
后续再来几轮,公司控制权都要拱手相让了。
就算搞了AB股,A股的投票权是B股的十倍,可一旦创始人占比低到一定的程度,等到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后,那收益也和他没有太大关系了。
A股只是投票权比B股大,收益是一样的。
雷钧的原计划,是融资资金控制在5000万美元以内,融资比例大概15%~20%。
其次,雷钧希望多引入几家实力强劲的风投基金。
比如贝莱德、先锋领航之类。
很显然,同样是融资,从谁那里拿钱也很重要。
雷钧主要是为了后续融资考虑。
现在估值2。5亿美元,东昊创投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拿出来了8000万美元,等到后续估值高了又需要资金的时候怎么办。
比如估值百亿美元以上,那就不是一般基金能够承受的了。
东昊创投甚至都没有资金募集渠道。
到时候只能求助于大基金。
在投资界有这样一句话——为什么要搭理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大基金都只参与前面轮次的融资,风向高收益也高,对于坑位已经被占了不少的准IPO企业,他们会避而不投。
最后还有一点,雷钧对东昊创投很忌惮。
东昊创投表现出来的经营理念,冲刷了他的认知,让他见识到了东昊创投的野心。
东昊创投是他主动联系的。
但是这家公司选择手机行业却是早有预谋。
雷钧所做的前期准备,人家都准备了,准备的比他还要充分。
所以,他害怕有一天东昊创投鸠占鹊巢。
但是该合作还是要合作,雷钧无法想象有一家公司,表现的像是小米的双胞胎弟弟。
到时候行业里有两家一模一样的手机品牌,那绝对是要拼个你死我活才行。
东昊创投无所谓,手机可能只是他们众多投资项目里的一个,成就成,嘎就嘎。
但是雷钧不行。
他现在是毕其功于一役。
半生积累,成与不成都只看这一锤子买卖了。
双方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