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范进的生活状况 > 第289部分(第2页)

第289部分(第2页)

“我带你……审案子吧。今天白天有个老妇人骂了我的事你知道吧?她说她是江宁人不归我管,我把她还是带来了。”

徐六一愣,“有这种事,我不知道啊。哪来的老妇人敢骂姐夫,真是太坏了。什么江宁县上元县,在这城里,就没有我们魏国公府不能管的事。王妈,你带人去……”

“带人去把老妇人带到这里,我有话问她,不必为难她。”范进接过了话,朝那婆子点头示意,徐六只好道:“按姐夫说的做。你们几个都跟着王妈去,对了,再拿点糖水过来。”

几个婆子一去,房间里就又剩了他们两人,徐六既兴奋又羞涩地看着范进,问道:“姐夫,我一会是扮师爷么?要不要去换身衣服。”

“你这么可爱,换什么都吓不住人的,还是这样就最好了。一会你只负责听,不需要记什么。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件事,不管听到什么,都不许说出去,尤其不许告诉老伯父和伯母,做得到么?如果说出去的话,今后我就不陪你玩了。”

“我知道我知道,姐夫说什么,我肯定都不说。”徐六点着头,又不解地问道:“一个无知妇人骂了姐夫,只管收拾她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问话,又不许说出去啊?”

“你啊,不懂的。普通的老妇人哪来那般胆量,敢来骂我?这里自有蹊跷,回来时我就嘱咐张铁臂给我好生看管着她,不让人接近那老妪,现在就知道答案了。”

说话的当口脚步声起,老妇人已经在几个婆子的拖拽下进入房中,固然有范进的命令在,但是既做了囚犯,怎么也是不好过。本就面有菜色的老妇人,此时脸色就更为憔悴,总算身体并没有大碍,也不至于有危险。人一进了书房,便跪在那里道:“民妇参见大老爷。民妇冤枉!求大老爷做主!”

徐六道:“你不要乱喊!白天骂了姐夫,现在便来喊冤,哪里有这种道理?你是江宁人,怎么跑到上元来喊冤?懂不懂规矩啊?”

老人道:“既是上元县能治老婆子的罪,便能接老婆子的状纸!大老爷把我带来,就该为我申冤,不该分什么上元江宁!只要能为民妇雪恨,就算是打死老婆子,老婆子也认了!”

范进道:“这话怕不是你自己说的吧?想必是有人故意教你说了这些,你先告诉我,是谁教你这招先骂后喊冤的?教你那人未必就是什么好心,你也是太易欺骗,别人一说便敢来骂。你就不怕本官一句不问,只打你一顿了事?”

那老妇人也不隐瞒,“不错,是有一位公子教民妇这么说的。那公子姓名老太婆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个好心人。至于生死……老婆子在世上已经无牵无挂,死便死了,有何可怕?应天各衙门我都跑遍了,无人敢接民妇状纸,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范大老爷以牛痘方救天下百姓,乃是上天降下的文曲星,活菩萨!是老妇最后的一点指望,如果您这里再不能为民妇做主,民妇就只有死路一条!求范大老爷为民妇做主!还民妇一个公道!”

范进点头道:“你这里一骂,本官便知道必有蹊跷,来人啊,把她扶起来,再给她一碗水喝。有什么冤枉只管说,本官尽量还你个公道就是了。”

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不知不觉间,冰水已经换了两碗,老妇人的陈述已经完成,被婆子送出房去。负责记录的徐六脸上带着怒意,气呼呼道:“杨家太坏了,怎么能这么欺负人?我让大哥去骂他们,让他给老婆婆道歉!还要赔钱!”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衙门来做什么?我想她现在这个样子,想要的也不止是钱那么简单吧。”

范进摇摇头,把徐六记的口供看了几次,叹口气道:“十世不善,上元知县,这话现在总算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接手都是这种案子,那怎么能好过得了,动不动就牵连到某个大人物,即便是想要为民做主的县令,又能办得了谁?可是老百姓不管那些,在他们眼里,衙门就代表着朝廷,如果衙门不管,就是朝廷不做事,至于能不能管,管不管得到,谁在乎?老百姓原本对朝廷是很服从的,对皇帝也很拥护。可是再拥护,也禁不住日积月累时光消磨,照这样下去,再多的忠心也不够用,把人逼急了,就会自己想办法,那时候便是天下大乱。人说官逼民反,便是如此,做官的人……不容易啊。”

这老妇人的官司其实不算很复杂,她儿子董小五原本是江宁的一个机户,因为有一手“妆花”的手艺,人称为神手,也因为这手本领,而家业兴旺,还娶了个可人的娘子,算得上是人生赢家。

前年江宁内织染局要供应上用缎,因为人手不足,就把一部分工作外包,杨家先是做了总商,再去向外发包,董小五就成了承包商之一。原本这也是江宁常有的事,董小五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生意赚头很大,唯一一点就是得代垫本钱买丝买染料,最后结算。

他包下的缎子数目很大,自己手头本钱不足,只能拿全部身家做抵押向杨家借款。这本来是做过两三次的生意不成问题,不想缎子织好后,迟迟拿不到工款结算。讨要工款时反倒被内织染局的兵丁打了一顿,随即塞到牢房里,通知了家里,董小五所织贡缎质地有差不合上用,必须包赔。

人进了班房,拿不到工钱还要被要求赔款,杨家又来逼债,一夜之间董家就从殷实人家变成破产者。儿媳妇被拉到杨家去做工,后来据说投了井。老妇人无家可归,沦落成了乞丐。从那天起,她就从未停止过四处上告,主要就是把儿子救出来,再讨一个公道。

那名叫韩奎的锦衣官与董小五换贴,因此对老妇人很关照,否则她也活不到现在。只是官司的事,韩奎就帮不上什么忙。董家的户籍在江宁县,杨家人在上元县,事情又牵扯到内织染局,于是就被来回来去的踢球。

从江宁踢到上元,再从上元踢回江宁,乃至应天府和刑部都察院都去过。这次靠骂官来递状,已经是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如果再没有地方接状纸,老人多半就只能一死了之。

看着这状纸,范进不由又想起了桂姐。由于跟她不熟,对她的情形就没问,不知现在怎么样。这家人的情形跟她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女主人更烈性一些,选择了自杀而不是继续受辱。表面看起来,这案子只是牵扯到杨世达,仔细看就能发现,背后的问题还是内织染局。

这个机构专门负责织上用缎,包括宫中的绸缎,龙袍外加上百官诰敕所用的绢。属于宫中直辖机构,不归地方管,直接对镇守太监黄恩厚负责。就算明着硬吃硬拿,地方官府也不好干涉,主要是管不着。黄恩厚的地位与应天巡抚平起平坐,属于南直隶最高决策者之一。县官连这个衙门的大门都进不去,这种状纸不接,其实非常正常,接了实际也没用。

徐六道:“姐夫,那老婆婆好可怜的,你应该帮帮她。”

“是啊,我知道我应该帮她,问题怎么帮啊?”

“我想想……”徐六咬着手指想了半天,忽然道:“有了!我去让爹爹去找黄太监,让哥哥砸了内织染局衙门,给老婆婆出气。再让他把老婆婆的儿子放出来,不许再难为他。”

“国公爷若是喝了酒骂黄太监一顿,他确实一点脾气没有只听听训,可问题是,没意义啊。对老婆婆来说,她挺好的家忽然败了,家里死了一个人,儿子在监狱里,这不是骂一顿的事。其实说到底,就是太监勾结了地方的豪强谋人家产,夺人财物之事。那人既称神手,手段必是高明,不可能织出不合用的缎。再说即便真不合用,也该把缎子还给人家,哪有就地扣下的道理?所以这很明显就是故意的,放人这事……惊动国公爷就不好了,我自己来吧。”

“姐夫,我……我可以帮忙的。要不我去找黄恩厚?”

“找你个鬼!”范进拍拍桌子,“他那儿子什么东西你不知道啊,虽然你是国公之女,对方不敢乱来。但那种狂徒,也是不见为妙!”

“我只是想帮姐夫的忙啊。你和黄恩厚又不熟,如果他不肯听姐夫的话,可该怎么办?”

小丫头低下头,在那里小声嘟囔着,范进只好又来哄她,“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呢也不是事事都要你出面才行,你姐夫还没那么没用。今晚已经这样,明天不许再熬夜了。不管是弄帐也好,还是办这事也好,姐夫自有分寸。如果以后有什么大事的时候,我一定请六妹出头好不好?”

好说歹说着,让婆子领了徐六回去休息,范进则留在书房里考虑怎么解决老妇人的问题。首先,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