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导演,剧本,角色,乃至一个小小的场务,圈层恨不得剧组里所有的职位上都是自己人。
即便进入互联网时代,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强势踏足娱乐业,想从这些已经成型的,闭塞的圈层手里分蛋糕也是困难重重。
别人手里握着这条产业链上下游每一个环节的话语权,外人有钱也花不出去。
就算强行砸钱拉起剧组,别人还能左右院线的排片策略,让你的影片血本无归。
这种无法掌握话语权的滋味当然不是资本愿意品尝的。
为了成为娱乐这盘棋的棋手,互联网公司以自己的资金和平台资源为基础,投资大量的项目作为敲门砖砸门。
只可惜都没什么效果。
圈层铸就的城墙非常牢固,金钱攻势并不能有效突破他们的防线。
直到互联网公司依靠平台优势另辟蹊径搞出流量经济,这才挖到圈层的命脉,狠狠啃下一块蛋糕。
但也局限在综艺和电视剧这两个部分。
资本可以依靠平台优势催熟造星,收割脑残粉获取利益。
可在娱乐业真正核心的电影上,却惨遭滑铁卢。
观众对他们催熟的泡沫流量并不买单,用脚投票。
多次尝试却血本无归之后,互联网资本也只能妥协,选择和圈层合作共同获利。
互联网资本如此,比互联网资本更大的力量,也没能啃下更大的蛋糕。
最多是搞院线,依靠产业链的依存关系和这些圈层互相掣肘。
大资本和圈层博弈都千难万难,时申这种‘煤老板’想要进入这个行业更加四处是坑。
别看网上说什么煤老板泡女明星玩的爽,但那不过是网友的夸大意淫罢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贸然踏进这个行业的煤老板都被坑得很惨。
经典杀猪盘屡试不爽,一千万投资各路导演演员剧组工作人员吃下九百九十万,然后十万做个垃圾塞给投资人交差。
遇到捧情人的,说不得还要给人头上戴几顶绿帽子。
为什么煤老板投几年试水过后就一去不回不再投资影视剧?
煤矿经济衰退不过是个幌子。
煤矿不赚钱,煤老板手上的钱难道就躺在账户上不动了?
就没有煤老板想过把赛道换到娱乐业?
谁也不是傻子,上过一次的当不会再上第二次,有那钱拿来打水漂玩不比拿去被人当冤大头割韭菜来的强?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时申虽然想玩玩娱乐圈,但也不想当冤大头,所以每一步都得好好琢磨。
不想拜码头去圈层里捧人臭脚,也没有那个实力学资本强行砸门进场,那对于他来说,通过投资胡柏迂回达成目的是最好的选择。
胡柏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天然就属于圈层的内部人员,投资他可以一定程度上获取圈层的资源和帮助。
而时申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深入行业内部,积累资源,然后发展壮大。
再加上电影的预算也不高,记得不超过一百万,对于自己来说资金压力约等于无,上映之后回本压力不高。
就算票房回不了本,到时候卖平台也是一笔钱,回本问题不大。
即便亏也亏不了多少。
哪怕全亏了,用这点钱换一个进场下棋的资格也划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