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品富贵木门是哪里的 > 第369部分(第3页)

第369部分(第3页)

而且此时辽军被萧燕燕好不容易激起来的士气也渐渐低落下去了。

萧观音奴勇敢,留下狙击,可别忘记了这里是平原区。第二天得到情报,李继隆大笑一声,下令绕道而行,只让田绍斌带着一千骑兵绕到野狐岭北面,将他们这支辽军看住,随后追向旧城镇。就在这时交战的时候,宋军大部步兵也到了野狐岭,田绍斌派人喊话,投降不杀。萧观音奴还想负隅顽抗,随着火炮轰史记,萧观音奴立即被他手下抓起来砍了头,向宋军献降了。

萧观音奴忠心耿耿,可这些人有多少人想做替死鬼。

况且看着一拨又一拨宋朝大部队到达,再加上那种犀利的杀人武器,辽兵个个胆寒,又有什么勇气继续作战?特别这是一支各族联军性质的队伍。

李继隆带着大部骑兵杀入战场。

王钦若与孙全照又带着大名府军队赶到。

辽军马上就节节不支。

眼看溃败开始,萧挞凛立即下令:“向北方撤。”

再次逃窜。

日暮时分,逃到馆陶西界时,辽军已不足七万骑了。余下的人不是被宋军杀死,而多是杀散了。

李继隆继续率领军队尾随在后面,离他们二十几里地所在扎营。

然后继续下令:“孙全照,你带一万骑兵去临诗拦截,若是敌人不从东线逃跑,那么再赶向贝州,若敌人还不从东线逃路,向冀州行军,然后听候调令。”

“喏。”

“曹将军,依宋公之建议,再麻烦你一件事,军中为防万一,备了冰鞋,你去后方,将会溜冰的兵士集合,借助诸河道冰封之即,带着数万兵卒滑向高阳关,否则王相公那边兵力还有些不足,再将前经详细战况告诉王相公,协助他指挥调动布置。这里还有一道陛下的密诏,若是王相公怯战,或者指挥不当,君可以取而代之。”

“喏。”

“李继宣,刘用,你们带五千骑兵速去巨鹿,若敌人不从东线逃跑,必从巨鹿经过。那时大约是傍晚时分,我会派轻骑追上,你们再从巨鹿杀出,将敌人拖住,拖到我军大部骑兵上来为止。”

“喏。”

李继隆将诸将士轮换着用,以保存体力,然后与辽军捉猫猫。

但还有,第二天萧挞凛仓皇失措地拨营前进,虽然兵马越来越少了,可离北线也越来越近。

李重诲带着一部轻骑赶了过来,在辽军前面喊话:“告知贵国皇帝,贵国太后已经入敛,陛下下诏,准备运到贵国隆重安葬。请贵国皇帝速速投降,陛下将拜辽国王开府仪同三司同平章事,世代荫补,永享实封一万户。”

破了宋朝所有官制的底限,拜王加一品官,另外还可以世代荫补这个王爵与万户收益。

不过萧挞凛站在高岗上问了一句:“你这个降将,我问你,后周柴荣何在?南唐李煜何在?北汉刘继元何在?蜀国孟昶何在?南汉刘鋹何在?吴赵钱淑何在?”

这些人当年宋朝说得也很好,可大多数死得不明不白了,也未见什么世代恩荫。

李重诲叹息道:“既然这样,我只好再传达一下陛下的另一份诏书,前面诸位辽军听好了,谁能捉住辽国皇帝者,赏钱十万缗,随时捉到随时封赏(咱不象你们太后下诏什么十万两黄金,不玩虚的),即拜一等国公,三公,若是杀死了辽国皇帝,赏钱一文。”(未完待续。。)

第五百十六章 持中与未来

“陛下,辽国兵力最巅峰时不是现在,而是在陛下两次北伐之时。表面上看两次北伐是指挥失误,实际不然,它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辽景宗一朝时辽国用兵很少,只有小规模的战争,既磨练了兵士,将士也得到很好的休息。但我朝刚刚用兵江南,再度用兵河东。若是当时先帝听从臣之进劝,休息几年再战,也许就会是另一个结局。因此两次北伐因士兵久战厌战而失利。”

“但是辽国那边同样如此,辽国在好战的萧燕燕带领下,与我朝多次交战,同时又征高丽,女真、鞑靼与乌古敌烈,士兵也渐渐厌战了,这才是深层原因,然后加上李继隆的指挥能力,故两次击败辽国第一名将耶律休哥。从岐沟关之战中,辽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瀛州一战与望都一战,他们算是小捷,可那不是代表着两国将士真正的实力,完全是傅潜、周莹懦弱导致的结果。”

宋九说道。

不仅如此,就是史上宋朝那么大危机,澶渊之战中还略占上风,因此杨六郎与寇准等人要求决一死战。不过那时候形势似乎更危险,王超死死地将十几万河北军队聚集在遥远的定州,闭门不出。西北又有一个强敌。

这才导致赵恒不得不城下议盟。

实际那时将曹玮或者李继隆调到定州担任主将,恐怕形势又是另一个方向。

但真相是,辽军虽南下攻破了数个城池,真正交战时。却是从前线一直到澶州城下,屡屡失利。

随后辽国又被李元昊打得狼狈鼠窜。

然而这个道理。居然没有人察觉。

因为城下结盟,宋人耻辱。只好遮掩,夸大了辽国的战斗力。假话说了一百遍后,就成了真话。

明明被西夏得打差一点全军覆没,而西夏与宋朝交战,互有胜负,但宋军就渐渐害怕辽军了。甚至一直到宋徽宗时,因为这种心理,再加上耶律大石的指挥能力,两败童贯。

甚至苏东坡等人的记载中。辽使来京城,纵横直撞,在御街上如若无人之地,但没有一个人敢反击,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