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九重紫免费阅读笔趣阁 > 第31部分(第1页)

第31部分(第1页)

“也好。”二太夫人笑道,“你决定了,就来跟我说一声,我也好给赵太太一个交待。”

这也算是对二太太在窦昭事件中支持儿子的报酬。

二太太心知肚明,回屋后就招了儿子、媳妇商量此事。

窦昭知道后,选了三堂兄窦秀昌。

前一世,大堂兄一直跟在五伯父身边,后来五伯父为大堂兄走了荫封这条路;二堂兄一直考中了同进士才罢休;三堂兄和五堂兄和她都没有什么来往,但她记得三伯父去世后,三堂兄一直帮着二堂兄管理窦家的庶务,可见三堂兄在这方面还是当堪重任的,而且,三堂兄的长子窦启俊,是“启”字辈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她在和舅母聊天的时候说:“……三伯母骂七堂哥,说他读书还不如芝哥儿。”

赵太太立刻就记在了心里,让人去打听窦启俊。

等到二太夫人请舅母过去商议的时候,舅母在三堂兄和五堂兄之间选了三堂兄:“……秀三爷年长些,又是几个孩子的父亲,想必经稳沉些。”

二太太无所谓,都是她的儿子。

窦秀昌一家却欢天喜地。

对于靠月例吃饭的他们来说,有了额外的一份收益,孩子们就能吃得好一点,穿得体面一点。

就是窦铎,也没有办法反对。

他和窦秀昌的父亲,也就是窦昭的二伯父罗世棋的关系非常之好。

窦秀昌非常顺利地接管了窦昭的陪嫁,舅母也将同意书交给了二太夫人。

忙完这些,已是冬至,家家户户吃饺子。

舅母和窦秀昌商量:“您不如也把寿姑母亲留给她的产业一并管起来吧?王氏就要进门了,俞嬷嬷继续留在西府也不太好,不如趁这个机会让她荣养,儿子、媳妇都脱了藉,也算是服侍了我们家姑奶奶一场。”

若是别人,多半会顾忌这样一来会不会让人误会自己刚接手窦昭的产业就铲除异己,可窦秀昌是窦家正经的爷,怎么会在乎那些仆妇说什么?

“行啊!”他毫不在乎地答应了,“反正一匹羊也是放,二匹羊也是放。”

舅母请了俞嬷嬷过来说话,让俞大庆下午就将帐目交给窦秀昌。

第五十章 帮忙

事情来得太突然,俞大庆当了老婆的一些首饰才勉强把帐目做平了。

窦秀昌安排了窦府财房的查帐,见帐实相符,让俞大庆划了押。舅母送了二百两银子的仪程,还有些一些瓷器、屏风等赏赐,选了个吉日,摆了酒席为俞嬷嬷一家送行。

真定县里就传出窦家七爷要娶亲妇了,前头七***贴身妈妈荣养,窦家赏了很多银子给她养老。

俞嬷嬷的马车出城门的时候,就有人悄悄地丈量马车碾出来的印子。

后来窦家就有人听说俞嬷嬷一家回去的时候遇到了强盗,不仅财物被洗劫一空,俞嬷嬷受了惊吓,不几日就去世了。俞大庆被砍伤,虽然保住了一条性命,却落下了残疾,从此生活不能自理……

而舅母见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向窦府的女眷辞行:“……寿姑她舅舅还等着我回去过年,寿姑就拜托您们了。”

不管是二太夫人还是几位太太,都高兴的应喏了。

待送走了舅母,窦家开始准备过年。

赵谷秋去世后,西府那边的年事都由窦世榜夫妻打理,今年因为有窦昭的事隔在中间,冬至节请窦铎过来吃饺,窦铎都以天寒地冻,身体不适推了。窦世榜有些拿不准,特意请二太夫人示下。

二太夫人去了西府:“……虽说同意书拿到了手,但没有举行仪式,王氏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我看,今年不妨让她跟着老三媳妇帮个手。也算是学学怎么主持中馈,明年过年,我们两家就各过各的吧!”

窦铎淡淡地应了。

王映雪被叫到三太太身边帮忙。

她自然是喜出望外,想着自己初经这事。既不能太过寒酸,也不能太过华贵,将头发整整齐齐地绾了个圆髻。穿了件半新不旧的茜红色玉堂春的妆花褙子,只在耳朵上坠了枚赤金一点油的耳丁,打扮的干净利索又谦和得体地去了东府。

三太太正在和管事的妈妈对帐,见她进来只是抬头说了声“你来了”,就让丫鬟端了个绣墩给她:“你先在旁边看着,有什么不懂的,再问我。”说话间。已有管事的妈妈、体面的大丫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小小一间厢房,绎络不绝。

王映雪小时候在京都住一段时间,也曾随着母亲到些高门大户走动。那些人家过年也像现在似的。她不以为忤,温声说了句“三太太您忙你的,不用管我”,坐在了绣墩上,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地看着三太太示下。

有管事的妈妈帐目不对,和三太太争辩:“西府赵家舅太太过来的时候,家中连着开筵席,茶酒的开销也跟着比往日要多……”

王映雪听到“西府”两个字,立刻竖了耳朵。

“比往日多是正常的。”三太太道,“可比往日多出三成来,是不是太多了些?”三太太说着,翻着帐,“你看,这是六爷中举时家里的开销。你再看赵家舅太太过来时的……”

“六爷那个时候还是仲秋,赵家舅太太却是过了冬至才走,冬至一过,这鸡鸭鱼肉都涨了价……”

“冬至之前,各个田庄不是要送东西过来吗?”三太太不为所动,“怎么你们还到外面去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