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帝党们,那是羡慕得没边了,青史留名啊!这可真的做到了,可不是说瞎话,纷纷想,自己跟着皇帝干,果然没错,心里也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弄个青史留名啊!至于秦良玉这个,还真如皇帝说的那般,那是因为秦良玉是女子而占了便宜,他们可没办法走这条路,除了羡慕得要死,就是把羡慕的目光看向皇帝。
杨改革很快就被众人的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这么多“赤luǒluǒ”的目光,杨改革也吃不消。
“呵呵,施首辅,今在大殿上表现得不错,朕自当有一份大礼相送,不过,此时倒是不宜先说,不然,也就没意思了,rì后首辅自然就明白了……”杨改革当然也是有准备的,知道给了一个帝党好处,也不能捺下其他人的好处,倒是有准备,立刻先安抚今rì出了大力的首辅施凤来。
“谢陛下隆恩!”施凤来已经美得没边了,果然,跟着皇帝干有奔头啊!皇帝居然承诺了给他一份大礼,施凤来知道皇帝不轻易许诺,既然许诺了,定然要做到,当下就美得没边了,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名声,想靠自己的能力搞出点名堂来,那是妄想,也只能靠着皇帝给弄点功绩,弄点名声了,留名青史,不说赶上徐光启,但也不至于默默无名就行。
到了此时,就连今rì比较淡定和矜持的毕自严也两眼放光起来,眼巴巴的看着皇帝,希望皇帝给自己弄点什么,虽然今rì他没有出力,可也忍不住心痒痒。
毛文龙就别说了,眼睛里已经伸出爪子来,嘴巴几张几合,就差喊出声来。
“毛帅今rì也是出了大力的,这退役安置已经办妥了,毛帅大可把那些需要安置的人员都送往大琉球,大琉球那个地方,朕倾入了相当多的心力,别看现在好像是蛮夷烟瘴之地,要不了两年,就会成为鱼米之乡的,毛帅那里收拢了众多的难民,度rì艰难,人数也庞大,那边正好安置,十万二十万的人口,也都不在话下,当然,如果不愿去,也可等朕收拾了东虏,回辽东,不过,这可能还得捱几年苦rì子,不如大琉球那边舒适,也算是解决了毛帅的后顾之忧……”杨改革又笑着说道,给毛文龙一个承诺,这个承诺,虽然没有秦良玉和施凤来的大,但也算不错了,解决了毛文龙相当头疼的一件事。
“谢陛下隆恩!”毛文龙本来鼓起的偌大期望,但就是得了这个,也确实有些失望,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是个武人,武人要想搞出一些名堂,比文人更加的不容易,皇帝能承诺这个,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
见毛文龙有些失望,杨改革知道,自己给的东西少了些。
“今rì把诸位留下,还有一件事要宣布。”杨改革知道,这一点点的利益,太少了点,自己还需要有更多的利益喂饱自己的帝党这个结合体。
听皇帝还有重要的事,一干人等立刻放下要好处的心思,认真的听皇帝的话,要好处归要好处,可皇帝的话不能不听。
“这次这个转业安置是弄到手了,那么,就要把转业、安置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也要当成一个机遇来对待,更要让此事成为朕手中的利器才行,否则,仅仅是一个安置,那就实在是没意思了,不值得朕如此大动干戈。”见天sè不早了,杨改革赶紧说道。
“请陛下明示!”施凤来正sè说道,跟着皇帝久了,这心气也上来了,能力么,也涨了那么几分,见皇帝说得极其严肃,立刻接过皇帝的话茬,传声筒的本sè,那是十足。
“这次安置下去官军,既是为官军们找了一条退路,也将是朕手里的一张王牌,仅仅是把退役的官军安排下去是不行的,这样任他们自生自灭,更还不如不安置,他们到了地方,人单力薄,极容易被当地的官员、乡绅、吏员欺负,这得想个办法才行,否则,安置也就变了味了,朕不想看着朕的英雄们到了地方上被人欺负,甚至死的不明不白……”杨改革极其严肃的说道。这个转业安置的问题,是一个相当庞杂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给官军们转业一下就完了,如果没有后续的手段,空降下去的人能比得过地头蛇?怕会很多人死得不明不白,如果是这种结局,杨改革不要这种安置也罢。之所以用这么大的动静搞这件事,自然还有后手。
众人听到皇帝这么严肃的说,才知道,这件看似赢得完美的事,并不是那么完美,那些老兵并不是一到地方上就吃香的喝辣的,和当地的那些地头蛇们,怕是会有一个生死的较量才行,毕竟这是从别人口里扒食。
“退役安置,不光是要安置他们,还要通过他们,把整个大明的乡绅和吏员都团结起来,团结在朕的周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朕的目的,朕的目的是什么,不用朕重复了吧?缴税派和不缴税派之间的争斗,相信各位也已经清晰的感受到了,这两者之间,只有一个能活……”杨改革极其严肃的说道。
众人的呼吸,猛然间窒息,猛然间急促,心跳瞬间加速,跟着皇帝干事,那可真的是玩心跳啊!皇帝总是会做一些常人无法想象的事。
“……诸位会问,那该怎么把那些人团结起来?”杨改革问道。
“……朕的计划是这样的,关外的土地,朕不再打算和先前一样,招募流民前去开垦了,这种把土地白送给别人的做法,实在是迂腐之极,朕打算,这些地,要么拿大笔银钱买,要么,只能由缴税派自己开发,除了这两条,别人是休想动这些地一根寒毛……”杨改革厉声说道。RO@。
第六百零一章 大招
第六百零一章大招
杨改革把帝党叫到自己身边,严肃的安排着自己的后手,今天是赢了退役安置,可退役安置也不是万能的,还必须有后手给予支持,否则,必定会变了味,凭老兵们势单力薄,要和那些家传上百年的老吏们斗,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帝党们见皇帝如此严厉的说话,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介于这说话的内容,心更是狂跳。
“……诸位可能还不理解朕的意思,这么说吧,关外的土地,必须贯彻缴税二字,也就是说,关外的土地开发,开发一块,就必须赚钱一块,就必须缴税一块,如果土地没了,而税又没有一分,这种结果,朕不要也罢,如果是这样,朕知道,朕的时rì也就不多了,我大明也就亡了,亡国不要紧,只怕会亡天下,连种都要亡……”杨改革依然是相当严肃的说道,这件事,涉及到大明朝未来几百年的未来,不得不严肃。
众人听了皇帝的话,呼吸都变得艰难起来。
“……诸位可能要问,开发一块就要赚钱一块是不是太难了?这不可能?何况还要收税?是不是?”杨改革给自己的心腹们讲解着自己的策略。
帝党们都不作声了,认真的听皇帝说话,皇帝的设想确实有些大,大到他们无法理解。
“朕准备在辽东进行模块化,集约化的开发,彻底放弃以往那种散乱、凌乱的开发方式。”杨改革解释道,也知道自己的说辞太超越这个时代,这些人未必听得懂,但杨改革也只能用这些说辞来解释自己的思维,没办法,也只有这个最贴切。
众人一头雾水,头一次听到这个说辞,都不解的看着皇帝。
“这么跟诸位说吧,国丈田弘遇的事诸位有谁听说过?”杨改革耐心解释道。
“回陛下,臣听说过,听说边关马市的生意,都是他一家独占了,还租了不少地种番薯,闹出好大的动静!”毕自严见没人接皇帝的话茬,他作为对这方面比较敏感的户部尚书,又一直在京里,也就出来答话了。
“不错,他做边关的生意也好,租地种番薯也好,都是朕吩咐的,这就是集约化开发的一种,他租地,然后种番薯,然后酿酒,然后卖出去,这从种地到卖酒,都是他一手包了,这就是集约化,以后辽东的开发,也走这样的路子,不这样,朕怎么收得到税?……”杨改革继续解释道。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