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百度宅男当崇祯笔趣阁 > 第478部分(第2页)

第478部分(第2页)

很多大臣都站出来赞成,毕竟”没有水师,没有强大的舰队,无论如何,也打不了这仗,这算是一个很合理的要求。

“既然如此,那朕就准削师傅所请,由孙师傅督卑蓟辽,兼领登,莱,天津军务,组建北洋水师,以供驱策,为方便行事,朕许孙师傅总管海上一切事宜……”杨改草顺势说道,给孙承宗的这个官职,也就是历史上崇祯给袁崇焕的那个官职,几乎就是一模一样,当然,除了组建北洋水师,历史上虽然没有提及组建水师,但是,想必这也是袁崇焕固有的权利”督师蓟辽,兼领登,莱,天津军务,算得上是渤海王了,水师也是其中的权利之一,只是不似今rì这般特意的提出来,不似今rì这样把水师的地位提得这样高罢了。

杨改草暗叹一口气,北洋水师,终于走出炉了,虽然还不是正儿八经、名正言顺的海军,可这一建立,就不会再撤,打完了东虏,立刻就去琉球,收拾了琉球接着去〖rì〗本,等从〖rì〗本弄回了金银,谁敢跟自己提撤海军的事,自己就要他陪每年从〖rì〗本挖来的那些银子,看谁陪得起。等再过些年,自己不管从声望来说,还是明朝的实际需要来说,都不可能再把水师怎么样。

“臣领旨!”孙承宗依旧是淡定的答应到。

北洋水师?总管海上一切事宜,这个东东,皇帝的用词是不是有些不准确啊?””不少大臣还没反应过来,孙承宗已近接旨了。

“好!那别师傅还有什么要求,也可以一并提出来,朕照准不误。”杨改草高兴的说道,不待众臣多想,杨改草又接着让孙承宗说第三个要求,算是把孙承宗的第二个要求坐实了。

“回禀陛下,第三点要求,莫过于需要足够的钱粮了,不管是组建水师,调用兵马,还是作战,无一不需要庞大的钱粮支撑,故此,臣需要有足额的钱粮,“”孙承宗立刻“淡淡”的回答道。

“哦,这个好说,朕会金力支持孙师傅的,钱粮要多少给多少,火器,军械,大炮,战舰,人员,粮草,医疗,朕都全力支援,只要孙师傅能打赢,另外,户部也要大力的支持孙师傅……”杨改草高兴的说道。北洋水师好歹是定了下来,虽然有些偷偷mōmō的意思在里面,可好歹是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个“仇视”海上力量的明末,也只能这般偷偷mōmō的弄,造成即成事实再说,至于光明正大的,杨改革还不想成天打嘴仗。

“臣遵旨!”毕自严见皇帝提到户部,也立刻站出来应承,这个事,倒是不用皇帝多说,今年户部的银子倒是很充裕,孙承宗更是帝党的核心,不管从那方面来说,户部都要全力支井!

“好!那就这般定下了!”杨改草嘴快,立刻定下此事。

一干大臣还准备说说的,却发现,似乎实在没什么要说的,一切都很合理。

,罗嗦一下,关于马车的问题,四轮马车和两轮马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转向架,而〖中〗国古代一直没有转向结构,所以,四轮马车很少,不太实用,只有极少的地方使用,没有大面积的普及。,,关于道路的问题,很多书友觉得四轮马车未必适合〖中〗国的道路,其实,〖中〗国古代的交通,马车一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角sè,重要的州县其实都是可以通马车的,比如明朝的递运所,就配备了马车,在明朝存在了很长时间,一直就从事着运送物资的工作,比如往边关运粮食等,算是官方的物流体系,只不过后来废弃了。民间南来北往运送货物,除了水运,马车陆运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能所有货物都靠人挑肩抗,马队也是在偏远和马车不便的地方才有,所以,其实就明朝来说,驿路、官道不是羊肠小道,大部分都是可以走马车的,当然,能走两轮的不见得能走四轮的,毕竟两轮马车比四轮马车有更强的适应xìng,不过我觉得,只要能走大部分地方就行,或者说能覆盖重要的一部分地域就行,不见得就要百分百覆盖整个明朝,也不需要百分百的取代两轮马车,就比如到现在,〖中〗国还有县没通公路,但不妨碍其他地方使用汽车,有了汽车,也不妨碍人们使用三轮车。,@。

第五百四十九章 选择路

自从杨改草搞定了水师,心头的一桩事,也才放了下来。不过,更重要的事需要准备了,如今松山堡可打得厉害,说不准那天就会被攻破,这登陆,得立刻准备了,得准备随时救援了,所以,倒是更忙了。

杨改草不可能亲自上阵,但是,即便是让孙承宗去督师,杨改草还是不放心,让参谋部做了大量的推演,杨改草不说别的,起码也要在推演上看到胜利的可能xìng。

“二百万银币……”杨改草呲牙了,杨改草今天准备去平台,约了削承宗和秦良玉去研究作战方案,抽空批改一下学生们的“作业”看到某个学生报上来的作业,声称修一条从běi jīng到通州的全石板无缝衔接的大路,起码得二百万银币,这还得征发些徭役,不然,还得更贵,杨改草就看得直呲牙,这银子也太不值钱了点,让杨改草修路的热情瞬间被泼了一桶冰水。

“陛下……”王承恩关切的问道,看着皇帝呲牙,王承恩还以为皇帝身上不舒服,或者是牙痛呢。

“没事,没事……”杨改草连忙说道,边说还边翻看了一下这个学生的“作业”却是刘懋交上来的,按理说,这个刘懋如今也不会瞎说的,可这路怎么就这样贵呢?

按照这个造价,杨改草也不敢轻易的就说大规模的修路了,就按二百万银币算,四十里,一里路居然要五万银币,按一里路五百米算,一米就要一百个银币”如果按一米路六个或者七个平方算”这一个平方就得要十几个银币,当然,如果到石板”一个平方要五块到六块石板,一块石板的价格,也在两三个银币了,真的是贵,不过,这石板,都是相当厚实的石板”保证能用一百年以上,一旦铺上,倒是很耐用。

当然也不能全部把价钱都算到石板上,这路也是三层,下面一层是石头,第二层是三合土,第三层”才是石板,这算是明朝最高级的路了,如果把道路两边的沟渠,桥粱,树木什么的也算上。说起来,二百万银币也不算贵,毕竟,这石板是从山上开采下来的,还得运几十里,甚至上百里才能到修路的地方,古代没啥垂型机械”全靠人工开凿,人工搬运,工程造价这样贵,杨改草也可以理解。

这顶级的路这样贵,杨改草是看得直呲牙”虽然这路很贵,可刘懋也信誓旦旦的说,至少可以用百年,杨改草算了下,如果在城内铺设这种造价的石板路,四十里,也就能在běi jīng城南北铺两条那种六七米宽的路,běi jīng城南北可是十公里,要是想在běi jīng城横七竖八的都给铺上这种石板,外加下水道……

当然,如果是维修如今běi jīng到通州的路,则便宜得多,几万两银子,随便拉点泥巴填补一下坑,把桥修缮一下也就走了,根本用不了多少钱,如果是三合土的路,则稍微贵些,得在如今这路的基础上铺上石头,石头上面再铺一层三合土,算下来,也是要三四十万银币的。

杨改草明白了,为什么古代一直把徭役作为税的一个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