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笔趣阁 > 第137章 战争与文化(第3页)

第137章 战争与文化(第3页)

为了映衬这样的气氛,他将跪坐换成了趺坐。

郑玄将这一幕看在眼中,不禁和蔼一笑。

他对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帝王,其实很是好奇。

刘辩酝酿了一下情绪,开始讲起了他心中的道理:“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而同样的道理,朕以为人才是王与百姓之间的桥梁,朝廷取士,不可不慎重。”

“少年,是王朝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就像那七八点钟,不是,就像那……”

刚要准备长篇大论一下的刘辩,在时辰上毫无征兆的卡住了。

他掐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才尴尬的对郑玄继续说道,“少年就像那辰时的太阳!”

郑玄温和笑道:“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比喻。”

这一卡壳,把刘辩酝酿的高深情绪给搅了个稀碎。

他索性也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说法了,而是用最言简意赅的方式说道:“朕准备朝廷往后的教学,不分贵贱,不论老幼,只要他们肯学,朝廷便可教导。”

“而朝廷取士,则以每年的大考为标准。这是朕相对比较笼统的一个打算,郑公听完之后,还会答应吗?”

郑玄说道:“老夫一定会答应,但别人兴许不会答应。”

“豪门贵胄把持着取士之路,寒门庶民难有出头之路,已经很久了。”

“我本就是寒门出身,只是借着祖先的一点荣耀才能接触到拜师学艺的机会。我的恩师第五元先倒不在乎门第之事,可我拜师马融之时,却尝尽了辛酸冷眼,这不只是我一人的遭遇,这是天下无数寒门士子共同的遭遇。”

“寒门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庶民了,书籍与他们而言是昂贵到高不可攀的东西。”

“陛下以弱冠的年纪能有如此的决断,令老夫汗颜,可此事并非易事。”

刘辩笑了起来,“这个事,只有皇帝能做,别人是注定做不成的。”

郑玄想说此事哪怕是皇帝做,也万分艰难,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年仅十余岁的皇帝都如此踌躇满志,他这个学了一辈子,黄土已经快埋到脖子上的老家伙,为什么就没有为朝廷取士豁出去一把的魄力呢?

“老夫愿闻其详,请陛下详细论之。”郑玄十分客气的说道。

他那手一拱起来,刘辩忽然间有些不自在。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其实就提及了相应的方法,设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予邑。但朕想要做的,是从庠序开始为朝廷取士做准备,兼顾教化。于县、郡府经历两次考试,而后可入太学求学,也可以直接参加夏至的朝廷取士大考。”刘辩详细说道。

科举,是一件相对十分复杂的事情。

而刘辩想解释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办的事,更加复杂。

这一说,就是个把时辰转眼而过。

但总的而言,只有三件事,完善各地庠序以及太学,完成教学目的。

其次,便是县、郡、朝廷三道考试,及进士及第后的取士。

最后顺带完成当代儒者们心心念念的教化之事。

这是刘辩最不重视的一件事。

谈教化,首先要百姓解决温饱,又要文化普及,又谈何容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