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晋升中将军衔的军官,便是师指警卫大队大队长黄山虎少将,按照山虎的资历和能力,以及在独立师内部的地位,如果外放出去,担任一个兵团司令官那是绰绰有余,却一直忠心耿耿的呆在师指,担任一个警卫大队大队长的职务,唐秋离自然不会忘了山虎,但与跟自己的关系无关。
这是自从独立师组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为高级军官晋升军衔的命令,也使兵团级少将司令官,上校级兵团参谋长指挥着麾下少将旅长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独立师各个兵团现在兵员规模庞大,早就够德军几个集团军的兵员数量了,现在晋升军衔,也是实至名归!
不仅仅是这些,在独立师部队里,军衔的晋升,是跟享受地待遇挂钩的,少将跟中将,可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唐秋离此举,颇有新意,目的就是为了在军事会议召开之际,进攻日本本土之前,提振各级指挥官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鼓舞部队的士气!
晋升军衔仪式,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仰光师指大礼堂举行,唐秋离、刘铁汉、唐秋生、唐秋泉和阿莫西耶夫五位上将,为晋升中将军衔和少将军衔的军官们,颁发晋升军衔证书,大礼堂内,一片将星闪耀,新晋的中将和少将们,一个个满面红光,爱惜的看着肩章上的将星,这不仅仅是待遇问题,军衔待遇每一名军人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晋升军衔仪式结束之后,独立师航空兵南方飞行集团指挥官乐一琴,走出大礼堂,看看晴朗的天空,又抚摸了一下肩上的两颗金色将星,对北方飞行集团指挥官,也是自己的挚友刘粹刚说道:“粹刚,当初咱们在杭州笕桥航校当飞行学员的时候,想到过,今天能挂上中将军衔,成为一名指挥几千架作战飞机的指挥官吗?”
“没想到过!”刘粹刚很老实的回答道。
“是啊!我也没想到过!”乐一琴似乎很感慨的说道:“如果不是师长,把咱们两个从笕桥航校调到独立师来,委以重任,也许今天,咱们两个跟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和老长官们一样,窝在大西南,别说打小鬼子、打苏联人、打英国人了,整天无所事事,空耗年华,最终一事无成!”
刘粹刚和乐一琴都沉默了,他们都清楚,说的那个老长官是谁,就是当初淞沪会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叱咤风云的国民政府航空总署驱逐机大队大队长高志航,论资历、能力、才华,论名气,高志航要超出两人很多,但造化弄人,高志航没能入了师长的法眼,现在,已经泯然众人矣,在中央军系统能混个上校,大概也就顶天了。
(关于在当时的国民政府航空总署作战部队系统之中,名气最大、名声最显赫的高志航,此人为何没能够被唐秋离招致麾下,其中的种种复杂原因,在以前的章节之中,已经有过描述,这里便不再赘言。)
一九四二年元旦这一天,独立师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会议,在师指大会议室内正式召开,几百名将军济济一堂,将星闪耀,人人精神振奋。
会议开始之后,唐秋离简短的进行了开场白,“各位,现在在这间会议室里坐着的,可都是将军一级的人物了,你们也是独立师部队的精英和骨干,几百万人的部队,需要你们来领导和指挥,很多事情,我唐某人还得仰仗诸位啊!”
下面的高级军官们,发出一片轻笑声,唐秋离的语气,骤然提高,“诸位和独立师几百万将士,杀出国门之后,跌经血战,屡败强敌,至今已经几年时间,打下了大片的疆土,收复东北,将朝鲜半岛、远东地区,西伯利亚,东印度地区,中南半岛,西南太平洋诸岛和澳洲,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从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亚,到南方热带的澳洲,再到东部的东印度,打了多少年了,打败了英国人、苏联人,把日本人在海外的军力,一扫而空,是不是我们不需要再打仗了,应该享受了呢?”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千一百四十九章 攻日方略(上)
唐秋离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全体军官们的目光,都明亮而坚定,他满意的笑了,接着说道:“说实话,我也想享享福,陪着老婆孩子,过上几天消停日子,不再闻到战火硝烟的味道,可是不行啊,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仇敌,中国的宿仇,没有从这个世界上上彻底消失!”
他的声音,高昂起来,“这个最大的仇敌,就是——日本人!经过师指成员的慎重研究,决定于今年,对日本本土进行全面进攻,把那四个岛上的日本人,全部干掉,此次军事会议的唯一内容,就是通报诸位,师指已经下了这个决心,不可动摇的决心,诸位围绕这个大题目,可以畅所欲言,最后,由参谋处汇总,统一制定攻日方略!”
说到这里,唐秋离笑了笑,说道:“不过,在场的可是几百位将军,那个不是从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爬过来的人,作战经验丰富,都有各自的一套打法,若是争论起来,这会还不得开上几个月的时间,那咱们啥都不用干了,就在仰光开会吧!”
“再说了,几百人赖在我这儿吃喝,我非得破产不可,因此,散会之后,以各个兵团和各个军种为单位,分组讨论研究,并形成文字材料,统一汇总到参谋处,你可以拿出任何一种意见,主要靠谱儿,师指都会认真考虑的,现在散会!”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便散会了,可谓是高效率。但师长的一番话,却点燃了将领们内心的激情。要打小鬼子的老窝了,这辈子也就赶上一把。要是自己的作战方案,能够被师指采纳,岂不是青史留名,人人心里头都揣着一团火,然后,就是激烈的辩论,互相争执,闹得热火朝天。
三天之后,由参谋处汇总的攻日作战方案概要。呈送至唐秋离面前,最终决定攻日作战计划的,是师指成员,以及各个兵团司令官,海军舰队和航空兵的两个指挥官。
攻日作战方案概要,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两个进攻方向,第一个进攻方向,是以朝鲜半岛为攻击出发地。部队渡过朝鲜海峡,进攻日本的九州岛、四国岛和本州岛,以库页岛为另外一个攻击出发地,部队渡过宗谷海峡。进攻日本的北海道。
这个进攻方向,以刘铁汉的东指部队,孙振邦的外蒙古野战兵团部队为主。总兵力为一百余万人,当初。唐秋离留下这两个兵团在北方,目的就在于此。
第二个进攻方向。则是以吕宋岛、棉兰老岛和台湾岛为攻击出发地,突破日军在琉球群岛、硫磺列岛、小笠原群岛的太平洋防卫圈,从东部逼近日本本土,与从北部方向进攻的部队,形成合击之势,走的是从海路进攻日本本土的路子。
这个进攻方向,对于海军舰队和运兵船只的要求和需求极大,不过,现在的问题不大,日本海军的核心,联合舰队已经灰飞烟灭,在西南太平洋上,没有能够威胁到独立师部队运兵船队的力量,唯一的难度的,是需要击破日军的三道海上防卫圈,进行一系列的夺岛之战。
以刘铁汉和孙振邦为首,东指部队和外蒙古野战兵团部队,再加上一个航空兵北方飞行集团指挥官刘粹刚,和舰队副司令官兼北方舰队司令官阿莫西耶夫,竭力主张采取第一个进攻方案,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部队渡过朝鲜海峡和宗谷海峡,那是咫尺之遥,远比走太平洋海路进攻,要近得多。
精通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阿莫西耶夫上将,甚至打个比喻,“诸位,从北方进攻日本本土,这是最近也是最佳的路线,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即便是没有舰队护航,渡海部队划着小舢板,都能渡过朝鲜海峡和宗谷海峡!”
刘铁汉和孙振邦,以及刘粹刚对此深以为然,这就是北方部队,在地理上的优势,本来就是为进攻日本本土准备的部队,进攻之中,还不需要一次次的突破日军的防卫圈儿,夺取若干岛屿为进攻桥头堡,可直接杀上日本本土。
而以唐秋生、唐秋泉,南方飞行集团指挥官乐一琴,以及参加澳洲战役的几个兵团司令官,还有装甲兵指挥官巴特尔中将,炮兵指挥官郑勇中将为首的一干将领,主张从太平洋海路,进攻日本本土。
理由也很充分,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上,岛屿星罗棋布,几乎没个有人类生存条件的岛屿上,都有日本陆海军驻守,不但有数量甚多的陆军士兵,还有若干的日本海军和陆军航空队,若不接着此次进攻日本本土的机会,全部拔除掉,必然会成为后患。
部队在日本本土登陆之后,散落在岛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