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离给楚天的电报,就是要明确郭化文的态度,他等待的机会,终于出现了,七月十三日,中路日军突破长顺防线,逼近贵阳南部的花溪,防守长顺的十五万中央军,败走贵阳,贵阳南部,已经敞开在日军面前。
七月十五日,西路日军接连突破安顺、平坝、防线,继而攻占清镇,逼近贵阳西部,这个方向的中央军部队,约为十八万人,损失超过十万,也退进贵阳城内,这样,贵阳南部和西部,已经被日军逼近,两路日军共计二十八万余人的兵力,对贵阳采取包围的态势,贵阳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这就是机会,两路日军,进展的速度太快,被阻击在都匀西云峰前的山下奉文第十五军,反倒成了孤军,就算中路日军掉头来救援山下奉文,没有七八天的时间,根本爬不到都匀,黔南一代的丛山峻岭、几道江河就是天然的障碍。
日军对贵阳发动进攻的时候,就是对山下奉文下手的机会,如此一来,可解贵阳之围,可歼灭山下奉文,一举两得,现代版的围魏救赵,只要退守贵阳的中央军坚持三天时间,唐秋离就可从容把山下奉文的第十五军给生吞活剥了。
不过,中央军的整个黔南战役,多少让唐秋离有些看不透,防守中路和西路的中央军部队,合计有接近三十五万人的兵力,都是精锐部队,蒋委员长麾下的两员大将陈诚和顾祝同,分任总指挥,为什么却节节败退,接连丢失要地?
黔南的地形条件,对守军一方有力,持精锐且占优势的兵力,到被日军打得丢盔卸甲,原因何在?东路的主将,是昏聩无能的刘峙,要说此公的指挥能力,唐秋离随便拉出一个麾下的旅长,就能把刘峙打得满地找牙。
却把日军中的精锐第十五军,生生堵在都匀城下,半步也前进不得,根据楚天的电报,山下奉文还损失惨重,名不见经传的中央军第十九集团军,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刘峙借了光,捎带着出名,于万马齐喑之中,一枝独秀,还真是一员福将,现实如此荒谬,历史的走向还在庇护着刘峙,唐秋离看不懂也无法改变。
被唐秋离感叹好运气的刘峙,此时正焦头烂额的与参谋长密谋,他想保存实力、伸手捞好处的作法,被重庆蒋委员长一纸电文,无情的击碎了,“东路军总指挥刘峙,现黔南战事紧张,日军两路逼近贵阳,贵阳保卫战不可避免,特令你部之第十一集团军,即刻西进贵阳,参加贵阳保卫战,此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就这样一封电报,让刘峙头昏眼花,心疼得要命,把他的嫡系部队第十一集团军开到贵阳,明摆着是去送死,中路和西路三十多万人马,都没有挡住日本人,自己这九万多人填进去,又能顶个屁用,悔不该当初吹过头,说什么东路防线固若金汤,是日军无法逾越的堡垒,现在倒好,老头子惦记上自己了。
倘若没有都匀战役,刘峙会毫不犹豫的把第十九集团军派到贵阳去,可现在郭化文与日本人打得难解难分,他的部队去贵阳,自己的第十一集团军就得顶上去,那边都是吃亏的买卖,刘峙这个闹心。
就在刘峙五心不定的时候,秘密集结在黔南荔波的独立师直属兵团,在师长唐秋离的指挥下,经甲良、基长往都匀方向开进,其中两个旅的部队,在参谋长常风的指挥下,隐蔽向独山包围过去,一个加强团的兵力,提前两天出发,准备夺取龙头江大桥,针对山下奉文的行动开始了。
,
第九百九十三章 关门打狗
都匀城下,狂攻西云峰的山下奉文,并不知道唐秋离针对他的行动已经展开,从南宁方向至独山、都匀的后勤补给线,一如既往的遭到小股支那武装的袭扰,但从未中断过,各种物资和弹药,源源不断的送到西云峰前线,以满足第十五军每天海量的消耗。
直属兵团十个旅十多万人,荫蔽行踪,悄悄的靠近独山和都匀,这是唐秋离对部队的要求,在中央军贵阳保卫战尚未打响之时,隐蔽完成对山下奉文所部日军的包围,尤其是常风带领的两个旅部队,决不能惊动独山的日军守军。
十几万人,翻山越岭,放着大路不走,专门挑一些山间小路行军,有的时候,连路都没有,对此,直属兵团各旅旅长颇有怨言,不为别的,所有的重装备,都被迫留在荔波,这样打仗一贯底气十足,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直属兵团各部队,很不适应,咋一看不到铁流滚滚的坦克、炮车,心里面空落落的,就好像是少了很多依仗。
坐惯了汽车的战士们,在黔南七月闷热潮湿的气候下,翻山越岭苦不堪言,多少有些埋怨,放着大路不走,汽车不坐,偏要钻山沟翻高岗,不知道师长是咋想的?这些情况反映到唐秋离的耳朵里,他没有说什么。
谢绝了特卫们搞来的马匹,以梅雪一起,同战士们一样,靠着两条腿行军,唐秋离有自己的计划,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突然出现在山下奉文的背后,达成战役的突然性,不但可以尽快解决战斗。还能减少伤亡。
同时,他也发现,自从直属兵团改建为机械化部队之后,部队对车辆的依赖性日益严重,行军就离不开四个轮子,未来的东南亚战场,多是丛林和山岳地带。能够供机械化兵团展开的区域不多,依赖车辆。会限制部队的机动性,离开汽车、坦克和大炮,就不会打仗了。
看来,直属兵团全体战士包括各级军官,都已经忘记了老传统。借着这次机会,唐秋离就想让他们重温以前的记忆,看到师长和梅秘书都同样步行,发牢骚、讲怪话的战士们,不禁吐吐舌头,老老实实的一步一滑的行军。走了两三天之后,也逐渐适应了。
到达都匀东南丹寨附近,唐秋离命令部队,就地隐蔽。随即召开军事会议,一个大山洞,能容纳几百号人,成了天然会议室,这次会议,包括了各旅的团级军官,砸一从炎热的外面进来,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浑身的燥热顷刻不见。
几十个军官整齐的做好之后,等着师长讲话。可唐秋离只是盯着大家看,好半天没有开口。眼神儿里似乎带着一丝愠怒,弄得这些笑傲疆场的军官们,心里发毛,正猜测的时候,唐秋离总算说话了。
“这几天辛苦各位了,放着舒服的汽车不坐,好好的大路不走,偏要钻山沟儿,你们在座的各位,肯定暗地里嘀咕过,我唐秋离是不是在瞎搞?”说道这里,唐秋离的语气转为严肃,脸色也冷峻起来。
“你们想没想过,如果汽车坏了、没油了,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毁了,如果都是山路,走不了汽车,我们怎么办?仗不打了?等着汽车修好?我看你们那,都不会步行行军了,如果是在以前,这些山路,我们会比现在提前一天到达,各位旅座和团座们,都成老爷了,”这番话,训得各级军官们面红耳赤,师长从来不说这么刻薄的话,想想自己的表现,够差劲儿的。
唐秋离语气放缓,接着说道:“好了,过多的话我也不说,接着这次对日本第十五军作战的机会,各旅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山地和丛林训练,我命令,第五旅今天夜间,穿过独山至都匀间的大路,进至都匀西摆忙,第六旅进至凯门,第七旅进至江州,第八旅进至平浪,各旅的任务是,堵住山下奉文西窜的退路,阻击有可能来自花溪方向的日军援军,以上部队连夜出发,务必下二十四小时之内,到达指定位置。”
唐秋离这样部署兵力,是为了防止山下奉文遭到攻击后,西逃贵阳,虽然从都匀西去贵阳,都是崎岖的山路,为了逃命,日军也会走这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