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征战岁月全文免费阅读 > 第540部分(第2页)

第540部分(第2页)

掌声平息,会议主席问道:“各位监察委员,还有什么问题,要质询唐将军的吗?如果没有,就宣布散会,”主席也比较闹心,他是带着任务来的,而且是最高领袖的意图,可会议的方向,他完全无法掌握。

再发展下去,不是成了国府出钱、出场地,让唐秋离一个人表演的舞台了吗?要是那个不长眼睛的监察委员,问出题外话,唐秋离再把国府的一些内幕当众抖落出来,他这个主席怕是要当到头了,后果堪忧,死的会很惨。

可偏有不识相的,一个穿着西装,年纪又五十多岁,带着金丝眼镜的监察委员站起身来,“等等,主席同志,我还有问题,要质询唐将军,”会议主席心里暗暗叫苦,这个人他很熟悉,两人的sijiāo更好,是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平时就是个不大安分的主儿,和杨永泰、张群等政学系大佬走得很近。

“请问唐将军,能否就接受日本人十吨黄金,三千套石油开采设备和jing密机chuáng,作为不收复东北的先决条件一事,对全体监察委员做一下说明?这是否就意味着,唐将军和日本人si下媾和,以满足自己的si人利益?请您如实回答”这位声音不高,可语气yin沉沉的,问题也特别毒。

不是让你唐秋离避实击虚的解释,而是必须回答,也就是说,这事儿证据确凿,你只能说出动机,大礼堂里,响起一阵jiāo头接耳的低语声,大多数人,都把担忧的目光,看向台上那位神情自若的年轻将军,只有少数几个人,面lu欣喜之sè,这个问题,你唐秋离可不是能用一番慷慨ji昂的话,就能掩饰过去的,只要你解释,最起码有这回事儿,真金白银,你说得清吗?

“决无此事,不知这位委员,您是从那方面,得知我唐秋离接受了日本人的黄金和设备,如果有确凿的证据,不妨当场拿出来,也好让大家开开眼,如果有人证,不妨让他现身,当场指证我唐秋离,我本人也很想知道,这位委员先生的消息来源?”

唐秋离云淡风轻的说道,哪有什么人证和物证,刘铁汉不能愚蠢到给日本人打收条,以日本人的臭脾气,更不可能当着这么多中国人的面儿,承认自己被迫大出血,那大日本帝国的颜面何在?皇军的赫赫威名何存?

日本人暗地里针对自己放邪风可以,大庭广众之下,打死日本人也不会跑到这种场合,证明一贯高等的大和民族,为了部队不遭受损失,被迫向自己的敌人,yu征服的对象,低三下四的祈求高抬贵手,愿意付出十吨黄金和大批设备的代价。

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阴谋

第八百八十五章大yin谋

重庆国民政fu监察院,针对唐秋离召开的质询会议,并没有按照某些人的预期方向走下去,唐秋离如实说明了暂时无法收复东北的原因,得到了大多数监察委员和记者的理解,非但如此,偌大的监察院大礼堂,成了唐秋离一个人表演的舞台,更成了他招兵买马的宣传平台,这是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

对于这位国民党籍监察委员咄咄bi人的质询,唐秋离回答得更干脆,一句话“决无此事,”干脆利落,断然否决,总不至于蹦出个阿猫阿狗之类的人物,就可以随便指证我唐秋离和日本人有si下里见不得人的勾当吧?

凡事总得有证据,你红口白牙就说我拿了日本人的黄金和设备?最后那句反问,也是厉害至极,你怎么得到的消息,要是拉上日本人,你和日本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有汉jiān的嫌疑,要是光把报纸上的文章当做证据,作为一名监察委员,阁下也太不自重了,道听途说的东西,也拿来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说事?

那位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张口结舌,无法回答唐秋离的反问,哪有什么证据,他也没想指望这个问题,把唐秋离当场干倒,只要唐秋离在这个问题上,稍微解释一下,那他就可以趁机纠缠不清,最起码会让唐秋离在监察委员和记者们面前失去分数,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幕后的推手,论功行赏是少不了的。

这位监察委员,也是久经宦海沉浮的老手,唐秋离考虑到的,他心里也清楚,那一点也拿不到桌面上来,面红耳赤,他只能偃旗息鼓,老老实实的坐下,还不敢抬头,生怕唐秋离拿住他的话不放,追问下去,反问他个诽谤之罪。

他的担心多余了,唐秋离根本没有心思,和他这个马前卒、小角sè纠缠不清,用唐秋离后来牛气冲天、嚣张至极的话来说,“和他这样的小鱼小虾打嘴巴官司,我怕脏了我的嘴巴,到头来,自己恶心。”

会议主席满心郁闷的趁机宣布散会,唐秋离没能走出大礼堂,他被几百名记者包围了,老先生挤进人群,满眼欣赏的看着唐秋离,连连点头,丝毫没有年轻人那种得意忘形的神态,说道:“唐将军,老朽当面赔罪,不知者不怪,孤陋寡闻了,唐将军有时间,还望到寒舍一叙,老朽有很多问题,要当面向将军请教”

说完,略一拱手,施施然而去,身板ting直,当真是烈烈风骨,如果时间允许,唐秋离是非常愿意与这样的人品高洁的人士打jiāo道,可惜,应对这帮记者们,就使他分身乏术,足有一个多小时,唐秋离才突出重围,那些记者还不放过,对着远去的汽车,一阵猛拍,相信,在明天全国各大报纸上,今天jing彩的一幕,会在记者们生huā妙笔下,得到再现。

夜晚,重庆黄山,蒋委员长官邸,老头子面沉似水,似乎心情很糟糕,杨永泰和张群小心翼翼的站在他面前,“就这样结束了?”蒋委员长语气淡得跟白开水一样问道,可杨永泰和张群,都知道这个问题的分量。

闹得沸沸扬扬的,唐秋离与日本人si下达成协议,出卖东北利益事件,说穿了,是蒋委员长身边两大高手杨永泰和张群,在幕后策划的,两人没少费心思,借力打力,准备也很充分,先是利用报纸,调动全国民众的逆反心理,ji发负面情绪。

然后,授意监察院发文给唐秋离,接受监察委员们的质询,又说动老先生开头炮,还安排几位国民党籍的监察委员,提供后续炮火,一切都很完美,铁定了唐秋离要在这个事件上,栽一大跟头,不头破血流也是灰头土脸,在全国民众心目里,大大失去分数。

可事态的发展和结果,完全出乎意料,任何人都无法逆转这个结局,唐秋离完胜,两大政学系高手,翻云覆雨的头等政客,败在一个年轻的máo头小子手里,这个唐秋离是何等的妖孽?杨永泰和张群满嘴的苦涩,还要承受蒋委员长的怒火。

蒋委员长并没有发怒,只是又问了一句:“走了?”杨永泰和张群互相看了一眼,知道大老板问的是哪一位,张群小心翼翼的答道:“委员长,昨天下午的飞机,据说是应德国元首的邀请,出访德国去了。”

蒋委员长长叹息一声,“哎”摇摇头,满是无奈,杨永泰和张群,听到这声叹息,内心都是一颤,两人理解蒋委员长的长叹,唐秋离已经无法压制的走上了国际舞台,同时,两人心中充满疑问,难道这那位德国元首心目中,蒋委员长还没有唐秋离分量重?

日本,东京,天皇行宫,裕仁天皇可没有蒋委员长这样镇静,一地的碎纸和打碎的器具,还有红头涨脸的大本营军事情报局局长大人,显然,局长大人脸上的巴掌印,如实的说明了刚才天皇陛下,是何等的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之怒。

而发泄的对象,就是这位大日本帝国的将军,裕仁快气疯了,武的不成,关东军暂时还没有进攻辽西的能力,朱可夫的远东方面军,在外兴安岭一线,把植田谦吉几十万部队,牵制得无法分身。

来文的,玩儿yin招,又是这样的结果,唐秋离不但没有名誉受损,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