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还未升起,薄雾笼罩的沼泽地带,散发着水汽,星星点点水洼,点缀在阿尔谢尼耶夫地区,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关东军集中所有的炮兵部队,对苏军防御阵地进行猛烈炮击,从前沿到防御纵深,一批批炮弹,不断呼啸着落下。
关东军司令官知道时间对于自己的重要xing,如果不在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到来之前,歼灭铁木辛哥的部队,这仗打得手尾疾苦有些长了,就在昨天,他已经分出三个师团八万人左右的兵力,开赴伯力一带,准备阻击来援的苏军。
第二军还腾不出手来,与苏军在堪察加半岛上的部队,打得ji烈,虽然占据上风,解决战斗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植田谦吉把突破苏军阵地的时间,定在了今天,他给各部队下达死命令,今天不能攻占苏军的阵地,主攻部队的各级指挥官要剖腹自杀,以谢罪,不过,植田谦吉并没有让士兵用身体去迎接苏联人的子弹。
集中了全部的炮火,猛烈轰击苏军阵地,在步兵发起冲锋前,打开一条通道,包围圈里的苏军炮兵不甘示弱,开炮还击,这一天,双方最开始打的是炮战,炮战从黎明打到中午,双方的炮兵损失严重。
这时候,苏军致命的劣势暴lu出来,包围圈内得不到补给,炮弹消耗量过大,渐成不支状态,炮战打得就是火炮口径、数量、炮弹多少和士兵们的勇气。
此消彼长,苏军还击的炮声稀疏下来,对于关东军炮兵来说,不亚于打了一针强心剂,yin冷的天气,日军炮手们光着膀子添炮弹,越打越疯狂,日语的狂喊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股狂热的làngcháo。
打到下午,苏军的炮火,已经被关东军炮兵全面压制,在阿尔谢尼耶夫东面的苏军防御阵地,终于被轰开了一道宽达几公里的口子,防御在这个的地段的苏军一个师的部队,几乎全部丧生在关东军的炮火之下。
植田谦吉大喜过望,立即命令部队进行总攻击,大批的关东军士兵,沿着突破口cháo水般冲了进来,铁木辛哥见到前线危急,立即将留作预备队的一个步兵师堵到突破口上。
一场惨烈的搏杀,双方士兵短兵相接,一阵阵喊杀声,若说是拼刺刀,苏军士兵还真不是关东军士兵的对手,尽管苏军奋力抵抗,还是不断惨叫着倒在关东军士兵的刺刀下。
hun战的人群中,苏军士兵的身影越来越少,涌进突破口的关东军士兵却越来越多,仅依靠步兵,已经不能击退关东军的进攻,也堵不住突破口,这样下去,迟早会导致防御阵地全面崩溃,对于第二集团军来说,无疑是没顶之灾。
无奈之下,铁木辛哥只好出动了他一直保存实力的拳头部队,四个坦克旅约一千二百多辆坦克,这是他留在突围的时候使用的突击力量。
一千多辆苏军坦克,呼啸而出,排山倒海般冲向日军步兵,突然冒出来这么多苏联坦克,给关东军士兵的冲击力是惊人的,苏军坦克所到之处,车上三ting七点六二毫米机枪一通狂shè,日军士兵像割麦子似的,一片片惨叫着栽倒。
大口径的机枪子弹打在关东军士兵身上,不断绽开朵朵血huā,身上当时就是一个大窟窿,打在胳膊、tui上,当时就把整条胳膊tui切下来。
如此密集的人群,一发机枪子弹能穿透两个人,苏军坦克只是一个反击,就有近万名关东军士兵倒在坦克的火力之下,剩余的关东军士兵,仓惶后撤,苏军坦克撵着关东军士兵的屁股追杀过来,装甲集群指挥官的意图,无非是利用这个机会,恢复失去的全部阵地。
这次,铁木辛哥使用的拳头部队,就是装备t—28型号坦克的四个坦克旅,这是当时苏军装备的主战坦克,原型在一九三一年完成,第二年就正式生产,装备苏军一线部队了,在当时世界上,都是一款很优秀的坦克,设计理念为支持步兵冲击敌人防线,用来进行战术反突击、反步兵。
t—28型坦克,作为二战初期的苏军主战坦克,具有很优良的xing能,重量二十八吨,速度每小时三十七公里,可以连续履带行军二百二十公里,装甲厚度为二十至八十毫米,至于武器更是凶猛,装备七十六点二毫米口径的加农炮一mén,七点六二好毫米机枪三ting,乘员六人,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钢铁怪兽,在当时,是最优势的主战坦克之一。
在前沿指挥部的植田谦吉,见到功败垂成,部队被苏联坦克反击下来,还伤亡惨重,气得一刀就把眼前的作战地图劈成两半儿,眼下能对付坦克的,只有坦克,飞机指望不上,步兵还在与苏联人的坦克纠缠,炮兵不起作用,于是,他恶狠狠的命令战车指挥官:“我命令,所有的战车立即出击,对苏联人的坦克进行毁灭xing打击”
关东军战车指挥官犹豫一下,他不是不想用坦克掩护步兵进攻,也不是不想把苏联人的坦克打得个个冒烟儿,可自家东西的好坏,自己心里清楚,关东军装备的主战坦克,是九五式轻型坦克(也就是被盟军士兵蔑称为“薄皮铁棺材的伊豆战车),15吨的重量,体小身轻,跑得快是快,机动能力值得称道。
可这家伙的装甲实在不敢恭维,别说是反坦克炮了,就是苏军现在装备的重机枪,也能把九五式轻型坦克的装甲,打出若干个对穿的大窟窿,更别提与装甲厚度达到八十毫米的苏军t—28型坦克了,上去只能是活靶子。
这也是关东军一直没有使用大规模装甲集群,对苏军阵地进行突击的唯一原因,在中国战场上,对付只有极少量坦克的中**队,那是绝对的耀武扬威,在当时的中**队中,火炮那是稀罕玩意,连重机枪都很少,更别提反坦克枪或者炮了,连中央军都是如此,那些地方杂牌部队,家当更是少的可怜。
中**队武器装备的严重落后和稀缺,成就了日本伊豆系列战车,在中国战场上的凶名,中国士兵只能用生命来换取炸毁一辆日军坦克。
第八百二十四章 “T—28”坦克的炼狱(二)
第八百二十四章“t—28”坦克的炼狱(二)
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集中所有的火炮,猛轰苏军阿尔谢尼耶夫防御阵地中线,此举果然奏效,苏军防御阵地被轰开了一道大缺口,关东军士兵顺着缺口往里猛杀,危急时刻,苏联远东军区第二集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上将,只好拿出了一直隐藏的实力,四个装备t—28型坦克的装甲旅。)
一千多辆苏军坦克,只用了一个反突击,就把攻进来的关东军打出突破口,并且撵着关东军士兵的屁股穷追猛打,面对苏联人的装甲洪流,关东军士兵吃不住劲儿了,很快就溃退下去。
按照这样的反击速度,用不了一个小时,关东军用十余万名士兵伤亡为代价,所取得的优势,很快就会丧失,已经占领的外围阵地全部被苏军收复,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红了眼,命令关东军战车部队马上攻击苏联人的坦克。
植田谦吉气急败坏,可关东军战车部队指挥官是个行家,他知道自己手里的战车是什么玩意儿,九五式轻型坦克迎战苏联的t—28型坦克,那是自己找死,往苏联人坦克的炮口上撞,就这十五吨重量的伊豆战车,苏联人二十八吨重的坦克,不用开炮,就是硬撞也能把小伊豆nong散架了。
虽然也装备了一少部分**式“奇哈”中战车(事实上只能算作轻型坦克),装甲厚度和坦克炮口径,比豆战车强不了多少,开上去,照样是苏联人的活靶子。
见到战车指挥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