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舅舅这两天没事去趟族长和里正家,把这事说一下,再请立正帮忙给办下过户的手续。把这事办妥了,心里也好安心。”
芸娘交代着赵春生。
“好咧,这事交给我吧。”
赵春生洗完了脸,把水盆里的水泼进了院子内的菜地里。
过后赵春生就带着一丝东西去了族长和里正家,说了要买地的事,然后请立正帮着办过户文书。
都是一个庄子的,里正收了东西,客气了几句。然后应了下来。
接着赵春生就比较忙活了,除了看地的事。还开打听盖铺子的花费等等。
一时间庄子上都开始议论起了赵家,说赵家银子赚了很多,日子过好了,有不少人就把目光盯上了赵家。
等所有的事都办妥,日子已到了五月。
五月,天已经很热了。赵家的面条早已经改成了过水的凉面。并且也不多做,做的多了卖不掉,容易坏。
而这日一大清早芸娘就跟着赵春生去了镇子,买了很多的东西拉了回来。
“热吧,快。你娘给你们打好井拔凉水了,快去洗洗。”
秦氏迎了出来,看着芸娘满脸的汗水,眼内都是心疼。
用凉水洗了个脸,芸娘感觉到舒服一点了。
抬头看看,太阳高挂在空中,日头好毒啊,连丝风都没有,这天,还要穿这厚的衣裳,要人命啊,怪不得都说古人容易中暑呢。
芸娘看着舅舅搬东西,她则坐在了院子内的丝瓜架子下。
这丝瓜是开春的时间,她让赵氏种的,还一起种了两颗葫芦。
这丝瓜和葫芦的生命力都强,爬藤爬的很快,也能结,现在郁郁葱葱的,能遮凉,也能吃。
她用手抖了抖后背的衣裳,后背都是汗,衣裳沾在身上难受。
有丝瓜藤遮阳,太阳晒不到,芸娘感觉到了阴凉,人也舒爽了不少。
“咋又买了这多的东西?”
秦氏拿着鞋底子也坐了进来,念叨着。
“过两天不是端午节了吗?我打算包些粽子,给栓子的先生,族长,里正,还有平时关系好的人家送点,剩下的去镇子和在摊子卖,现在面条的生意不怎么好,这也算是个收入。”
芸娘喝了口晾凉的开水,答着话。
“粽子有啥卖的,来来去去不就是那些,家家都包,也就孩子吃个解解馋,应应景,谁还能稀罕不成。”
秦氏觉得这有些不现实,指望卖粽子赚钱,那不可能。
“嘻嘻,姥姥看着吧,我包的粽子肯定好卖。”
芸娘嘻嘻一笑,脸上满是信心。
“你包的粽子还能有啥稀奇不成。”
秦氏对于这个外孙女的能耐还是信服的。
“当然呀,姥姥,咱们这里基本都是大枣的粽子吧,我打算包点肉粽,包点豆沙的,包点八宝的,最主要的我想包水晶粽。”
芸娘说起了自己的打算。
“还能包这多花样子?水晶粽是个啥,我咋听不懂。”
秦氏皱眉,赵氏也看向了女儿,她也不了解。
“娘,别说您了,我都没听过,往年我在袁府的时间,府内的粽子有甜的有咸的,我倒是听过肉粽,豆沙的我也听过,不过这八宝的和水晶粽,我倒是没听过。”
就连赵春兰都稀奇。
“反正没事,我去把粽叶泡上,再把米泡上,等到时间我包出来你们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