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然对食盐进行定价。
在参考成本价后,再加上利润及长途运输带来的成本增加。
最后仅是日常销售食盐的一倍左右。
这个价格,让几个人目瞪口呆。
甄雪莹失声道:“太低了,我们赚不到几个钱。”
“会赚很多钱。”
根据盐业公司的估计,他们起码可以打出来数百口深井。
每天产盐的量,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且,很多废弃的地方,依旧可以再试试,说不定还能出卤。
总之,经过短短一个多月的整顿。
新的盐业公司,便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
生产出来的盐,叫人难以拒绝。
地方豪强,起初还有心思争抢。
可后来,当他们了解到技术后,全都熄了心思。
他们常年跟盐井打交道。
当然知道,李安然的这门技术厉害之处。
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更厉害。
后来,他们看到产出的食盐,更是无言以对。
就算李安然不收走他们的产业,依然没办法跟李安然竞争。
朝廷的公文终于下来,允许李安然组织船队,前往江南地区贸易。
李安然每年上贡三十万斤精钢。
老熟人王同文又来了,带来了新的朝廷旨意。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
新的贸易路线引发大家伙的热情。
虽然这些商人私下里,早就开始往江南贩运货物。
但他们大多数都是偷偷摸摸的。
同时还要忍受沿途的各种盘剥。
李安然作为官方组织者,可以减少这些损耗。
无数的商人前来求见李安然,要求跟随船队一起出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