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千古仁帝的美誉,并非虚名!
。。。。
而老好人赵祯,在内忧外痪的大环境下,还能把北宋这艘破船修修补补不至翻船,甚至推到了华夏文明的巅峰,还因为他有另一个好本事——和稀泥!
做为皇帝,即使再好的人,再仁爱,也难免会遇到两难之事。
比如范仲淹,赵祯明知范主新政乃国之良方,却不得不对守旧派妥协。而且,为了平衡朝局,也不得不把范、富等人贬黜出京。
可是,范仲淹要置仕,赵祯当然不能准,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范仲淹弄到京城来,当面劝阻。但,朝中大臣反对之声极大,又做何解?
怎么办?
凉拌!!
深明和泥之道的赵祯只好在这件事情上打起了太极。,一面安抚朝臣,一面又下诏令范仲淹归京。但是,给范仲淹的旨意是发下去了,可迁任魏介的调令却是迟迟不到鄱阳。
给范仲淹的圣旨之中,可是明令他和魏介做过交接之后,才能进京。现在,魏介收不到旨意,在鄱阳不能动,范仲淹和谁交接去?
一个“拖”字诀,让赵祯玩得飞起,只要范仲淹不进京,朝臣的反对也只能是打打嘴炮,掀不起什么大浪。
这给赵祯平衡各方意见赢得了时间。
。。。
而范仲淹在邓州,就差没把行礼打包了,却左等右等,耗了快两个月,也不见魏介来接班。范大神终于反过味儿来,官家又开始和泥了。
实在没办法,范仲淹只好又上了一道奏本。言,尹洙病重,眼前秋寒将至,提请尹洙随我的家人先行前往苏州老家休养。即刻起程!
等于是明告诉赵祯和朝官,官家您也别拖了,我把家人都送回老家了,铁了心不和你们玩了。。。。
赵祯一看奏报,立马知道这是拖不下去了,急忙下旨,令魏介日夜兼程赴邓接任,范仲淹一众家眷不得回乡,随范入京。
这回也不用等魏介了,你就直接来吧!
按说,这旨意一下,守旧朝臣不还得反对吗?
如果就这么完了,那赵祯就不是和泥高手了。与这道旨,一同下发的,还有另两道旨意。
“迁夏竦枢密为副使,宋庠入职三司执掌财权。”
赵祯是做足了姿态,心说,你看吧,现在东西两府、正副宰执,包括内相、财相(注),全都是和范希文不对付的守旧之臣,连台鉴都是你们把着,这回该安心了吧?
。。。。。。
朝中异议在赵祯一顿太极推手之下,总算平息。贾相公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心说,官家还算明事,现在朝中权柄牢靠,量他范希文就算回朝,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只是不过。。。
草木皆兵的一众朝臣,还没喘口气,就又被吓了个半死。。。
九月中,范仲淹应滕宗谅之遥,为重修岳阳楼作文《岳阳楼记》。此文一出,天下皆然,不足半月,就传至京城。
贾昌朝拿着抄来的《岳阳楼记》,越看脸色越不对,越看越怒。最后,竟把抄文撕得稀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贾昌朝气得直哆嗦,“这哪里是一个厌倦官途要置仕的人写得出来的?”
“文中字字珠玑,句句言志,范希文矢志不死,这是要回来搅事!”
可是说什么都晚了,这会儿旨意都快到邓州了。
。。。
官家终下决心。
贾子明气歪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