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面上的选手陆陆续续下冰。
明清元却是硬生生熬到提示的广播响起,才恋恋不舍地往出口滑。
经过凌燃的方向时,还俏皮地冲他wink了一下。
……也就是明清元长得足够帅,才让这个有点油腻的动作变得不那么油腻。
撩得附近不少观赛的观众都惊呼尖叫起来。
明清元露面的次数不少,冰场里罕见的高个身高又加深了记忆,很多冰迷都记得这张英俊迷人的东方长相。
明在冲谁抛飞眼?
不少人四处看,羡慕起这个幸运儿。
可被wink的幸运儿凌燃只晃了晃怀里抱着的小狗,算是回应了。
总不能让他也抛回去吧。
不解风情的凌燃甚至觉得,比起抛媚眼,明清元更像是眼皮子抽搐了几下。
反正他是绝对不会做的。
少年牙酸一瞬,冷着脸揉了下怀里抱着的狗狗。
比赛很快就开始了。
前一天抽签的结果,明清元的排名很靠后。
先上场的几个选手不太出名,技术水平并不怎么样,比起来参加比赛,他们更像是因为热爱来享受节目表演的过程,编排的配乐各有各的特色。
有些曲子凌燃连听都没听过,好像是他们国家自己的曲子。
很新鲜。
但这并不代表裁判会多看两眼。
事实上,国际大赛里,裁判们的审美还比较单一,他们更喜欢欧美系著名大师们的作品。
不仅耳熟能详,更是意蕴宏大,内涵丰富,可以往很多角度解读品味,怎么看怎么适合编排成节目。
所以像芭蕾舞剧,还有卡门,红磨坊之类的曲子经久不衰,甚至有几首比较出名的大师的钢琴曲日常出现。
运气不好的话,一场比赛下来,观众听某个曲子听得简直都要吐了。
使用自己国家的特色歌曲作为节目的话,要么是选手对自己极度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够跨越文化的隔阂将音乐的内涵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
要么,就是出自于纯粹的对国家的热爱。
当然了,这其中两极分化,一般是后者里的业余选手居多。
其实如果有机会,凌燃也想将带有华国特色的曲目带到国际的赛场上,让来自华国的音记乐和文化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和认可。
但在此之前,他可能需要先征服裁判们的审美。
毕竟裁判们对选手们的主观印象,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最后的得分。
罗马不是一日能到达的。
他需要先让那些苛刻挑剔的裁判,在听到他的名字时能沉得下心观看他的比赛,才能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
而能打动裁判,让他们摘掉滤镜,降低姿态去欣赏,非得先成为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那批运动员不可。
所以他下一个赛季暂时还得用符合主流审美的节目。
这其实跟高考写作文差不多,都是带着镣铐跳舞。
为了训练日常请假,需要靠家教见缝插针补习赶进度的凌燃心虚了一下,但很快注意力又转移到比赛上。
他手上的这套初生加鸣蝉的组合顶多能用到世青赛,等升组之后就要开始准备和打磨新的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