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随着姜嫙唱出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荣芊芊再次炸了。
华国十二年义务教育已经让华国人把古诗词刻进了骨子里,这几乎怎么越听越看越像词啊?
是词吧?
是吧?
你敢不敢把“歌”字去掉?
你来唱歌写词干嘛?
你就应该去写诗词,出诗集!
微博上,迅音上,《琵琶行》《知否》两首歌的讨论点大部分落在了歌词上。
【歌很好听,但歌词叫我头皮发麻!】
【我的妈,我已经想起被《鸾筝行》支配的日子了,现在又来个《琵琶行》。】
【这词真的是现代人能写的吗?姜嫙牛逼!】
【写词的另一个“白居易”是谁?】
【这真的是古诗吗?!】
【我哥哥的古诗词专业的研究生,他说这歌词就是古体诗,味很正。】
【只有我被琵琶声给惊艳了吗?】
随着舆论的发酵,各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研究古诗词相关的学者全部出来了,申肇老先生自然也在其中。
他看了姜嫙的新歌词,陷入良久的沉默。
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燕京大学教授:【这个词媲美《鸾筝行》!真难想象是现在写出来的。】
鲁东大学教授:【《鸾筝行》第二!可以选入高中课本!】
专门研究“诗词”的文科院院士赵先明直接爱特姜嫙:
【请问这首诗真的是您和白居易先生写的吗?】
他太激动,太震惊了!
现在还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