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还上书足利义辉,请求其号召近畿、西国、四国、九州等地的大名、国人领主们发兵上洛,以此来抵御上杉家的大军。
先前,三好家在经历了久米田之战的惨败后,已经失去了以三好实休、野口冬长、三好政成、篠原康范、小笠原长行、镰田光久、西条长纲、伊泽赖俊等人为首的多名重臣,加上三好家中头号猛将十河一存还在前往有马温泉的途中暴毙而亡。
使得三好家接连损失了两大军事支柱。
此时的三好长庆可没有足够的底气以一己之力去抗击上杉家的大军讨伐,他只能寄希望于足利将军家那残存的影响力和威望,来尽可能的号召近畿、西国、四国、九州等地的大名、国人领主们摒弃前嫌,团结一心,一同抗击上杉家的大军。
面对前所未有的征伐规模,足利义辉即刻做出反应,立即派遣幕臣出使伊予、土佐、丰后、日向、萨摩、肥后、对马、出云、安艺等国,下达御教书,要求河野家、一条家、大友家、伊东家、岛津家、相良家、宗家、尼子家、毛利家等大名、国人领主们摒弃前嫌,尽快率本部军势发兵上洛勤王,一同抗击上杉家的侵攻。
因足利义辉先前的是非黑白不分,随意下赐足利将军家的通字、职役,甚至还包括守护职、管领职。
首先是足利将军家的通字,足利将军家通字的“义”
字代表着清和源氏的嫡流身份,历来都非常尊贵。
在室町幕府统治时期,即便是仅次于足利将军家的三管领家(武卫斯波家、金吾畠山家、京兆细川家)中,也仅有武卫斯波家能够代代受赐将军家的通字“义”
字,而金吾畠山家、京兆细川家只能领取将军名字的下字,也就是胜(足利义胜)、政(足利义政)、澄(足利义澄)、晴(足利义晴)这些偏讳。
那么,足利义辉在位时期受赐“义”
字的有哪些呢?
关东公方足利义氏,为了区分嫡庶关系,关东公方从来都只被许可使用现任征夷大将军名字的下字。
当年因为时任关东公方足利持氏给自己儿子取名“义久”
,还曾酿成“永享之乱”
(关东公方被足利将军家所讨伐),让关东公方家一度断绝家名。
但是在足利义辉这里却打破了常规,关东公方第一次被许可使用“义”
字。
除此以外,岛津义辰(即义久)、朝仓义景、六角义贤、武田义信、武田义统、斋藤义龙、赤松义祐、尼子义久、大内义长、三好义兴、三好义继、宗义调、松永义久(松永久通)、六角义治、相良义阳等,名字里的“义”
字都来自足利义辉。
其次便是肆意授予守护职,例如尼子晴久不过是京极家的出云守护代家出身,足利义辉却一口气下赐了八国守护职(出云、隐岐、因幡、伯耆、美作、备前、备中、备后)给他。
由于其中有不少领地还没完全被尼子家掌握,导致这些地方的大名、国人领主们纷纷迁怒足利将军家,站在了足利将军家的对立面。
再比如室町幕府统治时期,管领职只能由武卫斯波家、金吾畠山家、京兆细川家这三家足利将军家的庶流出任,九州探题只能由足利将军家的庶流涉川家出任,奥州探题则是由足利将军家的庶流大崎家出任。
可是足利义辉却赐予武田信玄的嫡男武田义信“准三管领”
的家格,九州探题也被赐给大友宗麟,奥州探题则被赐给了伊达晴宗。
急功近利的足利义辉放弃了曾经靠血缘缔结的地方与足利将军家之间的关系,选择新兴的地方武家势力作为足利将军家的支柱。
此举虽然一度加强了足利将军家的实力和影响力,却也摧毁了足利将军家赖以生存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