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儿个要是死了,兖王反贼的名声就落定了。
不仅天下人不能服兖王,赵氏子孙个个都可举兵造反把他拖下水。
瞧着挑衅的老皇帝,兖王的暴脾气噌的就窜到了头顶。
当即拔剑,欲要向老皇帝砍去。
而这挥剑的动作,吓坏了一旁同他一起造反的将军,赶忙一个箭步冲上前,拉住了他的手劝道,
“王爷!王爷,切莫冲动。
我们还是得有诏书才行。
王爷,王爷。”
诏书两个字,让兖王恢复了理智。
这便是古人,尤其是帝王家最在乎的‘名正言顺’。
自明朝始的所谓‘奉,天承运。’,也是帝王将自己合理化、天子化。
所以墨兰每一步的造反,都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不是坐上皇位就可以当皇帝。
要天下人信服才可以。
要么,从头到尾把‘天下’打下来。
如当年的朱棣,从北打到南,再从南打过北。
谁敢质疑他?
这,是不敢。
要么,就以得以触摸皇权的身份,或皇后、或太后,先垂帘听政、归拢权利,再手握重兵与重权后步步登基。
这,是不能。
兖王仅在汴京城内造反,且动用诓骗手段于宫中囚禁人质,实在是不美。
所以,他需要这封名正言顺的诏书。
可,此时老皇帝那就是不写也无妨。
只要盖上了印章,他说这是先帝亲笔,那就是先帝亲笔。
可,老天没有给他这样的时间和机会。
“你不写?我自己写。”
兖王收剑回鞘,刚刚拿起空白的圣旨,准备提笔,便听着门口有军士慌乱的禀报道,
“王爷!王爷!”
“外面的禁军杀进来了!”
兖王心中猛地一咯噔。
杀进来了?
层层包裹之下的汴京城,什么军队能杀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