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荣一边笑,一边讲起来杨梆子在天津的奇闻轶事。
众所周知,天津卫的混混好勇斗狠不怕死,管制起来极为不易。混混们不是土匪而是地痞,他们并不打家劫舍、杀人越货,但常常欺行霸市、盘踞一方,且对官府极为轻蔑,这样,就成为天津社会治安的极大祸患。混混都是亡命徒,打群架的时候七品官都得绕着走,可见其气焰。
更令地方官头疼的是,混混不但不要命还不要脸,抓到衙门打板子,他们不但不怕反而将伤疤看得像勋章一样,被衙门打了之后的混混,在地面上更有面子了!
历任地方官对混混们都无可奈何,袁世凯甚至在天津抓住混混就当海盗杀,也是此伏彼起,强龙不压地头蛇,镇压一松就死灰复燃。当年淮军驻扎天津的时候,就是因为和混混的冲突实在是太多了,彼此都死伤惨重,最后连李鸿章都只得命令淮军不得在天津驻扎,将营地挪到了塘沽和大沽。
杨梆子当了天津警察厅长之后,先是给著名的混混写信,好言相劝,对给他面子的人就收为“眼线”。当然,也有不给他面子的,有的直接就把他的信撕了,扬言要给杨梆子点颜色看看。尤其是一个叫“黑三”的,
杨梆子也不生气,派人去抓。混混的特点是只要衙门抓,他们就很配合的去,而且一般都会要求官吏,板子用大的,打的越狠越好!
等到抓够了人之后,杨梆子不打不骂,拍手下到南市街客客气气的找了一些最下等的土娼。每日一天给一块龙洋,请她们配合公务。
这些土娼都是姿色极差,几乎无人问津的那种,一天哪里赚的到一块洋钱,看见亮闪闪的洋钱,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就跟着去了!
开庭之日,老百姓纷纷来听审。混混平日里横行霸道,今日受审,观者如潮,都想看看“杨梆子”怎么对付这些亡命徒。而混混们人越多越提气,个个精神抖擞,等到看见杨厅长相貌斯文,更加不放在眼里,有个叫黑三的唱着戏文就出来了,那是摆明了和“杨梆子”唱对台戏,要打要杀全无惧色。
杨梆子根本不在乎,第一个就审黑三。审上几句,那黑三一犯浑,顶撞起来。
杨梆子挥手道:“好啊,咆哮公堂,给我拉下去!”
拉下去干什么?打?黑三这种不要命的主儿根本不怕!
杨梆子笑眯眯的喊了一声:“给我拉下去,让他钻窑姐儿的裤裆!”满庭哄堂大笑。黑三也傻了,他堂堂街头一霸,今天要钻了**女裤裆,以后还怎么在道儿上混啊?
警察们忍着乐,不管黑三怎么咆哮蹦跳,硬按着他的脑袋从一个**女的裤裆里钻了过去。众人哄笑声中,警察把黑三拖了回来,杨梆子继续审问。
那黑三破口大骂。杨梆子一指第二个**女:“来,再钻!”
平时混混强横霸道,得罪的人多了,不免有犯众怒,这时候围观的人就越来越多,都来看黑三钻窑姐儿的裤裆。
混混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乖乖地被审,那就从此威风扫地,还怎么横得起来?如果不乖乖地受审,那就要钻**女的裤裆……
第二天警察厅一开门,门岗吓了一跳:好多南市的窑姐儿都在外边等着呢!等什么?等着“骑黑三”。
这一次以后,天津卫的混混们元气大伤,对杨梆子更是畏如蛇蝎,偏巧这老小子还在警察厅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好几年,趁机施行其他措施,以后天津混混的威风,就一直没有缓过来。
黄金荣的口才极好,连说来比划,声情并茂,逗的柴东亮险些从椅子上跌落下来。虞洽卿更是连茶都喷出来了。
“都督,阿德哥,你想啊,李鸿章、袁世凯都收拾不了的人,杨梆子都有办法修理的老老实实,何况蒋志清这么一个毛头小子?”黄金荣边笑比说道。
虞洽卿笑骂道:“锦镛,你也是个活鬼,你怎么不到北京天桥去撂地说书去?好一个油嘴!”
三人正在讲笑话,就看见杨梆子笑眯眯的从外面又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恭喜各位,人犯已经招供了!”
'。。'
第八十章 日落紫禁城
养心殿西暖阁是个套间,阳光从新装的玻璃窗照射进来,光可鉴人的金砖地面如同乌金墨玉。花梨木围板将内外隔绝,太监、宫女远远的叉手肃立。这个雕花围板是乾隆年间立的规矩,防止内宦偷听皇帝和大臣的谈话,敢于越界的,立刻杖毙。
瘦长脸的隆裕皇太后怀里抱着六岁的宣统皇帝溥仪,身子下面垫着厚厚的褥子,溥仪穿着一身黑色绣团龙的便服,没有戴帽子,剃的发青的头皮,一张小脸纸一般的白。
“庆王爷,从老佛爷那会儿,您就管着总署,洋人那里是个什么态度?咱总得有个章程不是,不能就这么挺着等死!”隆裕太后样子长的难看,但是声音还是很悦耳的。当年光绪不待见她,很少给她好脸色,但是却喜欢听她说话。
庆王奕邼刀条脸拉的比驴还长,皱着眉头道:“洋人那里含含糊糊,都没个囫囵话,我和洋人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了,洋人都是墙头草没个准主意···洋鬼子还是指望不上,还得靠袁世凯!”
这话一出口,满屋子的满蒙亲贵脸色都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