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好送一只小羊做摆件,两个人还去求了桃花眼画草图,拿到云家多宝阁打造,这次接待的又是老师傅,已经对几个人无语了,现在也不再计较雕刻什么,用什么材质,给了银子就行,都是被青璃给改造成如今这个模样,完全失去操守。
水零欢说当时很怕被赶出来,结果那个难搞的老师傅竟然很快答应了。
“小姐,前面的早点摊子出来啦!”
见青璃情绪好转,麦芽把脑袋探出了车窗外,见前面一对老夫妻正在搬着桌椅板凳,此处靠近官道,路过的客人没吃早点的都会下来采买,生意还算过的去。
“恩,那你下去吧,用我们自己带着的碗筷吧。”
青璃自从被淳于谙传染下洁癖之后,每次坐马车上路都会带着碗筷备用,于嬷嬷几个人不讲究,只取出青璃的专用碗,片刻之后,麦芽笑眯眯地端了豆腐花和面果子。
“你们不用等我,下去吃吧,也吃点热乎的,多吃些,吃不穷你家小姐。”
马车里面的小几不大,摆放上两个碗筷之后就没了地方,三人只能等候她吃完,被麦芽虎视眈眈地看着,还真觉得有点压力。青璃用勺子舀了一勺豆腐花,味道不错,上面还撒了一些花生沫子。
二姐青蔷一定一夜没睡,出嫁之前怎么睡得着,得心多大?这是二姐多年的心愿呢,青璃从京都出来的时候,二姐在绣嫁妆,不过以前家里穷,都靠着打络子,二姐刺绣的水平不怎么样,沈冰雨就送了一块自家留存的印染料子,只绣上一点装饰就可以。
嫁妆一定是先送进到喜房的,叶洵说喜房的位置一般,之所以选在那里,是因为有一条小密道,可以通向郊外,若是京都发生什么事,也可以随时保证安全。
成亲的时候,一定是大哥背着二姐上花轿的吧?二姐青蔷一向见大哥就和老鼠见了猫一样,不知道在他的背上会不会发抖?青璃用帕子点了点唇角,她现在焦急地等待京中来信,可惜啊,没看到热闹,是个大损失!
青璃猜想,昨夜的时候,娘亲一定在二姐房中,和二姐叙话,走的时候塞一本小册子,嘿嘿,家传之宝春宫图,都不知道传了多少辈了,比古董还古董,边角还是破烂的,她知道家里有这玩意,以前被娘压在箱子的最底下,被她发现,还是因为家里没人,她翻箱子查看有多少财产,就在衣衫的最下方,隐藏得很深。
青璃还记得当时她自己一脸窘相,上面的画风不怎么样,根本看不明白,关键部位也是遮遮掩掩的,听说古人也看不懂,成亲的小两口,几年也没有身孕,后来找了村里的婆子检查女子,还是个雏儿,希望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二姐身上。
“小姐,奴婢吃得好饱啊,只想坐着,不想动弹了。”
麦芽揉揉肚子,懒洋洋地上了马车,“这家做的太地道了,奴婢吃的是鸡汤馄饨,加了香菇鸡肉的,又要了两个酥饼,上面还有芝麻。”
“酥饼确实是好吃,比糕点铺子的还强。”
于嬷嬷打开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个酥饼,她放到青璃面前,“小姐,您尝尝,听说是祖传的手艺,这手艺在街边真是可惜了!”
“有那么好吃?”
青璃看酥饼的外形还可以,她拈在手里一个,轻咬一口,里面还有馅,是深绿色的干菜,还有小肉丁。确实是味道独特,青璃很喜欢,味道有点像现代吃过的梅菜扣肉酥饼。
“可惜这老两口年纪大了,也做不动了,说是以后不会做那么多。”
于嬷嬷叹口气,她见只有老两口出摊,起早也不容易,就攀谈几句,得知对方无儿无女,就靠这个维持生计,所以卖的银钱也不贵,就是图一口饭吃,家在这个县上,路途不近,也要走上十几里。
镇上有官差,还有很多欺负人的地头蛇,老两口被砸了几次摊子,最后想到一个注意,来这边捡漏,官道上总是有路过的人,买完早点还可以卖茶水,馒头,等天擦黑在回去。
如此酥饼,不分节气,冬夏都可以吃,而且肉干干的,不怕,她很想知道操作的工艺,见周围人少了点,就亲自下车来到摊位前。
两位老人也有将近六十岁,身子骨还算硬朗,可能是没儿女,总是面带愁苦,青璃晓得这个时代人心中所想,没有儿女以后死了没人埋,也没人烧纸钱。
“两位老人家,还有多少这个酥饼,都卖给我吧。”
青璃尽量见得和蔼,她带着亲切的笑意,说道,“很好吃,我想买一些带走。”
“您要是话,就不收银子。”
老头子头发花白,动作麻利,还有两包酥饼,大概有十多个,老婆子接过油纸包后,绑上细线,这才交到麦冬手里,不要银钱,麦冬愣了一下,不知道接不接。
“为何不要银子?”
青璃还没听说,难道因为是她长相漂亮,所以被免单?这个说法合理吗?
“小姐,我没认错的话您就是莫家小姐吧。”
老头子一脸激动,喃喃地道,“开始下车的是您家的下人,所以并非知道您在车上,要知道,咋能收您的银子呢。”
就在一个月以前,他和老婆子去平阳城里面采买干菜,被一户人家的马车撞倒,老婆子手被锋利石子儿划伤,出很多血,当时过路人没有人扶一把,还是青璃家的下人帮的忙,还给了几十个铜板。
后来周围说他和老婆子运气挺好的,刚好莫家下人路过,提到莫家就必须得说莫家小姐,她的画像,在城里有卖,他们老两口看过,这才认出青璃,长得如此美貌的少女,马车走在去平阳城的官道,很好辨认。
“原来如此,不过是举手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