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那儿去呢?最安全的地方,莫过於到灵武去,跟太子会合,那儿有新练的兵,足堪一战。
但是到了灵武,等於是去投奔,皇帝当然不受影响,那些大臣却难免会有寄人篱下,大权旁落之感,在一个握惯了权势的人来说,失势是仅次於死亡的痛苦事,甚至於尚有过之。
皇帝心中也不想到灵武去,这对一个做父亲的来说,好好的一片江山,弄得被人赶了出来,投靠儿子,也是大失尊严的事。再者,太子跟杨贵妃一直不太融洽,把他们放在一起,必有冲突,也叫他居中为难。
此外,只有向西行入蜀,那边最安静,跟安禄山背向而行,不怕他追上来,而且有剑门蜀道之险,可以拒敌,万一贼势太强,年内打不垮他,川中可以坚守。再老,蜀中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物产丰阜,可以在那儿作长久立足之计,徐图复兴。
大队人马,加上文武百官,就这样向蜀中撤退而去,有的人跟著皇帝一起逃了。
有的人避乱他乡,当然也有人准备迎接大燕王入主,而成为长安市上的新贵,这些人多半是跟安禄山早就有旧,还有则是一些胡人,他们与安禄山是同族,自然十分起劲。
至於韩宏他们呢?韩宏的官既不大,职位也不够重要,跟著走固然可以,不走也没人管他,可是跟著御驾走却不能携眷。韩宏实在不舍得柳青儿,因此,他决心留下不走了。
安禄山的叛军终於入了长安,大燕王坐上了金銮殿的宝座,开始做起中原的皇帝了,他觉得十分过瘾。
要点缀他的新王朝,自然也有不少人给他出馊主意,像组成朝廷以治天下啦!尽速恢复旧观以影盛世啦!安禄山自己什麽都不懂,自然只有由得人胡来。
首先,组织朝廷就不是容易的事。理国必须要文人,但旧日朝廷的班底都跟著玄宗皇帝走了。剩下来的只有一些芝麻绿豆官儿,欲求贤能,只有从名士中找。
韩宏自然是被考虑的一个,大家都知道他没走,於是派人来找他,韩宏当然也不愿意在胡儿底下任仕,他早就躲了起来,住在长安城郊的一个乡下人家中,而柳青儿与玉芹,则躲进附近的一家尼庵中。
因为要点缀升平,首先就想到了要恢复旧日的平康里巷,凡是长安的名妓,都在被徵召复起之列,那怕已经从良或落籍的,也都硬被拉了出来。
柳青儿是长安名妓,虽然她已于归韩宏,而且也是长安的大事,但安禄山却不知道这件事,在他的印象中却还知道有这麽一位名妓,亲口提了出来。
没有人告诉他柳青儿早已于归,大燕王亲口下旨要召柳青儿,这还得了?大家拚命地找这位昔日名花。
长安城中,侦骑四出,在找这夫妇二人,吓得他们镇日躲在屋里不敢出来,虽近在咫尺,却也不敢相见。
这天玉芹忽向柳青儿建议:“相公不是跟那位朱大侠是莫逆之交吗?我们到他那儿去避一避,有他们夫妇保护,那可比躲在这里安全多了。”
柳青儿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自己不敢外出,便交待玉芹去见韩宏。
韩宏本来也想到这条路的,但仍然有些犹豫不决。
“相公,这是什麽节骨眼了,凭你和朱大侠的交清,难道还有什麽顾忌的?”
韩宏只好拿定主意:“好,我这就去见他们,你先回去等候消息,千万不要再旨险离开尼庵。”
玉芹领命而去後,韩宏立即去见朱丹。
但他到达时,却见那茅屋静悄悄的,神箫翁他们老少四人早已离去,从此不知去向。
这天却有个不速之客,跑来找韩宏,那是许俊,他是从灵武专程赶来的,带来了侯希逸的口谕。
长安陷贼,皇帝西行避乱,太子在灵武已经发布宣言,自任监国,号令各路诸侯勤王。
因为皇帝进行到马鬼坡时,随行的兵众突地起哄,停军不前,要求皇帝追究祸国奸臣。
这当然是一些将领们趁机要排挤杨国忠。
皇帝在这时候可神气不起来了,为了要保全老命,无可奈何,只有接受了他们的条件,在阵前处决了杨国忠。
但是乱兵犹不满足,杨国忠之所以当势是由於杨贵妃的缘故,他们要求一并处置杨贵妃。
皇帝无可奈何之下,只有把杨贵妃也交出来,眼睁睁地看著她被一幅白绫,活活地绞死了。
杨氏兄妹都被处决了,一干从犯也都分别地受到了惩处,总算平息了众怒。一行人再度启行,驻驾於成都。
皇帝的权威已经被剥夺殆尽,朝廷当然也无法再行使权力了。但太子这边却干得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