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领着他直接来到太极殿,在门口停了脚步大声禀报道:“前泾州别驾张陵候旨召见”
片刻之后,总管李照走进来,向那名内侍摆摆手示意他退下,然后向张陵点点头:“张大人,请跟我来。”
“总管先请。”张陵恭恭敬敬地道。
二人一前一后进入,李照在进殿之后便站到一旁如石雕木塑般的不言不语,张陵上前几步,躬身行礼道:“微臣张陵拜见皇上”
“平身。”
李世民的声音很和煦,他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看到张陵了,与几年前相比,虽然张陵的面容还是很年轻,但明显的多了几分成熟,而且肤色呈现出古铜色,显得很健康,这让他忽然有些忌妒起张陵的年轻了。
“你做得不错。”
李世民打量了张陵半天,忽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再听下文,李世民却又停住了。
他从座上站起,来到张陵面前,眼神很是和蔼的看着他,就像是看着自己小有所成的子侄一般:“调你去泾州,朕也是想栽培你,想着你年纪尚幼,先学习几年再行重用。这一年来,你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事实证明,你有主持一州军政的能力,没给你父亲丢脸,也没辜负朕的希望。”
“谢皇上夸赞,微臣只是尽责而已”张陵拱手道。
李世民的神色有些疲惫,“泾州那边你打下来的底子很好,尤其是军备方面非常得力,李靖已经上奏为你请功了。原本想让你在泾州再做上两年,不过那边要动兵事,所以就把你的事情耽搁下来了,眼下大破突厥在即,泾州、肃州、甘州那边都另外有安排,所以朕想让你去岭南道任韶州刺史,你可愿意?”
“微臣领旨”张陵深深一拱道。
李世民微微一怔:“这么痛快?如果有什么顾虑或者要求可以提出来,朕可以酌情考虑。”
“这个……”
张陵微一犹豫,道:“微臣父亲帐下曾有一名校尉,名叫张信,臣欲推荐其为司兵参军,望皇上允准”
“张信?”
李世民点点头:“我知道这个人,你认为他适合担任这一职务吗?”
“是的,微臣深信不疑。”张陵答道。
“好的,这件事情回头你去吏部处理便可,李照,你去通知一下吏部,就说是朕允许的。”李世民说道。
“是,皇上。”李照答应一声,向殿外走去,临走时向张陵偷着递了一个眼神。
张陵微一寻思,看到李世民满面疲惫的神色,他连忙行礼告辞。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六十九节 赴任
第四百六十九节 赴任
张府,上房。
“这么说,皇上已经定下你去的地方了?”张杨氏问道。
“是,韶州刺史,这次不是暂代了。”张陵笑着道。
张杨氏捏着针钱的手微微一抖,险些拿不稳,连忙将针线活放炕上:“你回来的时候没去你义父那里说一声?他怎么说?”
张陵道:“义父说了,这次虽然地方僻远一些,可也是个能够出政绩的地方,在外任上多呆两任,磨砺磨砺,再调任京官就容易了。只是这次皇上准我推荐一个人,我荐了张信做司兵参军,如果能够再找一个适合的幕友就更好。”
张杨氏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笑着道:“既然是赴外任主政一方,下面没人也是不成,司兵参军主持一州兵事、缉盗,用自己的人甚是妥当,只是幕友的人选不太好办,得用个任得过而且有能力的幕友才行。”
张陵摇头道:“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皇上说了,必须在月底之前赴任,时间有些急,儿又不能在家尽孝了。”
张杨氏点点头道:“你有这个心娘就满足了,虽然麟儿去军前效力,可麒儿和楠儿还在家,倒是孩子还小,小婉若是和你一起上路,大人孩子都要遭罪,你准备怎么办?”
张陵道:“娘,孩儿想让小婉在长安等妞妞满了周岁再去任上,届时也可以顺路去舒州省亲。”
小婉娘家人有下落的事情,张杨氏已经知道,闻言点点头:“那也好,没有娘家,终究觉得孤苦,回去看看也好。只是你在赴任之前可不要忘了,各府上还要拜会到了,你终有回来之日,这些人情往来不能淡下来。再说,你既然要赴外任,需要他们在长安照拂地地方也多”
张陵知道张杨氏说得在理,人走了,茶可不能让它凉了,即便他不在长安,将来两个弟弟都要留在长安,只是心里将要去拜会辞行的人家挨个数了,顿时觉得头疼——就算是不吃那送行宴,跑下去说不得也需要三、四天,而现在已经快到月底了。
接下来的几日,张府上上下下都忙得不可开交,张陵是到处辞行、请益,小婉等人在家里就忙着为他整理行妆,小婉还要去药铺抓药,给张陵准备一些保健的药材,为了便于携带和服用,她将那些药都制成丸药。
卢国公府这边,程知节是赞成张陵去岭南的,那里虽然荒僻,其实也并非一无是处,倒是裴夫人舍不得张陵和小婉去那么远的地方,知道小婉和妞妞暂时留在长安之后,心里才多少好受一些。
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