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俱言来意,静静的看着王允。
王允沉思良久,长叹道:“西凉军是大汉军队,实则不听皇室之命,而贾荣本人也是狡诈之辈,躲过西凉军的眼线,到兖州,有一定的难度。”
黄琬见王允的语气松动,面露喜色。
“但黄大人所言之事,允不敢苟同,城中有贾诩坐镇,更兼数万兵马,汉帝身系国运,岂可行此险径。”
“王大人,只要走出长安,脱离西凉军,有着曹操袁绍的支持,大汉中兴指日可待。”
王允轻轻摇头“黄大人,中原诸侯面和心不合,为了各自的利益大打出手,即使天子回到洛阳又能怎样,难道一道圣旨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中的权利,听从圣上差遣吗?”
“何况圣上离开之后,长安城中有朝廷百官,你将他们的安危置于何处,若是贾荣盛怒之下,将其全部杀死,如之奈何?”
黄琬悚然,王允所讲并非没有道理,和贾荣谈论大汉皇朝的兴衰,不异于对牛弹琴。
“此事是黄某考虑失当,不过王大人放心,函谷关的守将我会派人前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许以高官厚禄,料想不会为难圣上。”
“黄大人,函谷关的守将乃是高顺李顺,李顺是最初跟随贾荣的一批将领,不可能倒戈,哪怕是圣上亲往,他也会毫不留情的将圣上送回长安,高顺也深受贾荣重用。”
“以王大人之见该当如何?”
王允冷笑一声说道:“西凉军,吕布。”
“吕布?”黄琬疑问道:“此人是西凉军第一猛将,恐怕不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实不相瞒,我已与吕将军取得联系,相信不日便会有结果,高顺是昔日吕布之部下,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黄琬俯身拜道:“皇家大事,全赖司徒大人了。”
王允急忙将黄琬扶起,“黄大人何须如此,你我二人皆是大汉重臣,振兴大汉恢复皇家威严,义不容辞,黄大人一定要沉得住气,不要打草惊蛇。”
“王大人但有差遣,绝不推脱。”见王允谋划如此细密,黄琬心中舒畅不少。
八月,凉州诸郡之事全部稳定,各地的官员也在张立的指挥下指挥下前往,这些官员是西凉军官员的中坚力量,坚实的西凉军支持者,来历什么的,天罚也是查的清清楚楚。
他们实行贾荣的分田制度,打压世家土豪,流亡到此的百姓能够暂时得到官府的救济,不过这些都是要在付出劳动的情况下才能够拥有,而且官府向他们许诺,来年开春之际会播发种子,让他们耕种,前三年更是免其赋税。
种种优待措施,让百姓高兴之余,干活更起劲了,百姓的想法很简单,不为吃穿发愁,没有性命之忧就行了。
西凉军治下的措施传到其他州郡,引得许多无家可归的百姓欣然前来,中原的诸侯并不为难百姓,在他们看来,这些百姓只会加剧西凉军的财政问题,中原最不缺的就是人口。
贾荣暗笑诸侯之短见,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就是百姓,再多的人口贾荣也不会拒绝,财政稍微艰难一点,救济这些百姓,收获的却是民心。
司徒府,烟雾袅袅,貂蝉翩翩起舞。
“吕将军,不知爱女的舞技如何?”王允举盏道、
吕布恨不得将眼睛长在貂蝉的身上,闻言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声。
王允脸上闪现出一丝不宜察觉的微笑,西凉军的第一猛将,不过是一个好色之徒罢了,这种人最容易被利用,汉帝能不能离开长安,全靠此人了。
一曲终了,吕布端起酒盏向王允点头,一饮而尽,论职位吕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杂牌将军,放在大汉鼎盛之际,这样的人想走进司徒府是不可能的。
王允摆手示意貂蝉为两人斟酒。
“吕将军,不知你对当今天下大势有何看法?”王允含笑道。
吕布还以为是王允心存考校之心,看了一眼旁边的貂蝉,正了正身体道:“卑职不过是一介武夫,不敢擅言天下大势。”言毕,小心的看了貂蝉一眼,见其面色依旧,暗暗舒了一口气。
“素问将军有勇有谋,天下大势有何谈不得。”
吕布心中大喜,能被大汉的司徒称赞,这样的殊荣可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
“荣某直言,我家将军仁义无双,手下的士兵尽皆精锐,天下何处去不得,而今更是扫平凉州诸郡,当年的十八路诸侯数十万联军,还不是在大将军的指挥下饮恨虎牢关下。”言及此处,吕布眼中闪露向往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