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唯物稻士赵玉真 吴蝉 > 第364章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第3页)

第364章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第3页)

“孔鸿续!”

谢宣与谢君豪认出来人,乃千年屹立不倒的孔家,因为门第姓氏,便可“生而为圣”的读书人。

二人立马对那中年儒士行以弟子礼,孔鸿续只是微微抬手,受下这二人一礼。

为天地立下规矩,为生民写下准则,为天下读书人开创一脉。

此乃孔家圣人的大德,天下读书人的根子都是由此而出,见到衍圣公只能施以弟子礼。

“太师居然能请来孔家家主。”谢宣深深看了他一眼太师,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应该想到太师的人脉之广。

“碰巧,认识了孔贤弟。”太师笑道,“一见如故,视如知己。”

“董老兄也为国为民操劳过,瑕不掩瑜。”孔鸿续笑道,“这一联,未免太苛刻了些。”

他看了一下谢君豪所赠之联,随后手中突现一管狼毫:“这样好了。”

随手将这联语之后,再添了几个字,变为了:“国之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

补充之字楷体饱满圆润,与谢大豪放狂草不同,将董祝从妖孽老贼,拉回了忠烈人瑞。

董祝起身转头,满意的抚须颔首说道:“多谢孔贤弟,为老夫正名。”

“哼。”谢君豪冷哼了一声。

至圣先师孔家圣人之后,衍圣公亲临现场,天下只要是读书人,在此都只能毕恭毕敬,再也无法质问什么。

“你们两个读书人,有敢于寻求真相的胆气。”孔鸿续笑道,正气浩然,“不过这北离天下,董老兄也曾辛苦缝补。给孔某一个面子,让董老兄有个安逸的晚年,可好?”

意思便是,看在老太师曾经为国操劳,和他孔鸿续的面子上,此事就此揭过了。

“汉武之时,夫子董仲舒建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抬上历史舞台的巅峰。”谢宣盯着董祝说道,“所以才有了今日儒家之地位。自独尊儒术开始,儒家便一骑绝尘。”

董祝静静地听着,说道:“先祖江都国国相仲舒,天人三策,使儒家有了这份荣耀,故而董家与儒家之首的孔家有如此一段香火情。”

“福泽绵长。”谢君豪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看来真是应了道家那一句,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独尊儒术是董仲舒给汉武帝开出的一剂治国的药方,那么今也儒家魁首便来到太师府还礼。

随后看向谢宣:“谢二,看来今夜,你我注定无眠。”

“唉。”谢宣也叹了一口气,儒家傲骨,本来想今夜问清楚这北离的脊梁,给天下读书士子一个交代。

却不曾想,老太师早有准备,将衍圣公请来于此坐镇。

太师坦白了年轻之时到今日之位的心路历程与心境变化,却因为要给孔鸿续一个“安享晚年”的面子,便不必再与天下读书人交代什么。

“衍圣公,你真的觉得太师做得对吗?”谢宣诚心发问。

“参虽鲁,回不愚。”孔鸿续说道,“兴许在董老兄的角度看,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曾参鲁鄙,颜回聪慧,故而不能一概而论,孔家圣人只能因材施教而不是套用一套理论。

“先圣祖之言乃规矩,可规矩与规矩之间又穿插缝隙,不至于太堵,又不会过疏。”由孔鸿续所讲出来的话,让人听闻总是那么有道理。

人人都应该守规矩,可规矩又有空隙可钻,供人通行。

“此乃历史洪流,滔滔前行。有时候是顺势而为,同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衍圣公叹了一口气说道。

“学生,受教了。”谢宣不愿承认,艰难说道。

“哈。”谢君豪笑了一声,“难怪千年世家屹立不倒。竟然是如此灵活守矩。”

“若是铁骨铮铮一些的,早就举家随着朝代湮灭殉国,哪有修降表的来得保持得长久。”谢君豪敢怒敢言。

“朝代更替,礼崩乐坏之后,仍是需要有人修补规矩。”孔鸿续平静说道,“只是有一份缺陷,便能抹杀掉对天地历史的功绩?”

“我这个衍圣公,又不是先圣祖,哪里是什么圣人,不过顺应历史潮流罢了。”孔鸿续说道,“相信先圣祖有灵,也会理解后世子孙所作所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