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龙山镇某荒宅内,数十名男子赤搏围坐在篝火旁,其中数人不知为何故,竟在脸上均挂了染红的长须,看着极为诡异。
自旱灾以来,亳州灾情非常严重,境内百姓一半逃荒外地,无力外逃的百姓因无粮可食饿死者多达十数万,由此导致亳州境内产生大量无人村落。
饿死在家的百姓无人收敛,天气炎热之下尸体腐烂,引发弥漫数十里的恶臭,莫说官府闻之远避,就是野兽都绕道而行。
然而正是这些官府眼中的绝对无人居住的村落,自三月以来却成了一股神秘力量的“乐土”,这帮人丝毫不怕恶臭,更不怕染疫,每日早出晚归,时而十数人,时而数十人,多时竟有数百人。
遍布亳州、蒙城、宿州多地,只要外出必成群结队,遇到官兵查问,若官兵人少必定袭击,若官兵人多则远远遁之。
因这些人多是皖北人,地方官府遂将他们称为“捻子”,所谓“捻”乃皖北方言,意一股一伙的意思。
上个月亳州官府无意捕获一股二十多人的捻子,据这些捻子供称早在去年就有外地来的大师傅同他们联系,教他们捏纸用油脂点燃作法,说这样做可以驱除疾病。
由于这些大师傅不仅肯帮灾民作法驱灾,还时不时给灾民一点活命粮,因而皖北地区的灾民跟随这些大师傅的有很多,并在这些大师傅的带领下到大户士绅家索取粮食,强索得到的粮食大师傅们也不取都分给灾民。
久而久之,这些大师傅们便在灾民中扎下根来,并刻意拉拢灾民大姓加入,虽然外界一直称他们为“捻子”,但实际这些大师傅均来自一个名为混元教的组织。
该教同收元教、西天大乘教、八卦教、无为教、白阳教等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均为白莲教分支。
此时于龙山镇荒宅聚集的便是混元教于皖北活动的骨干。
除教主刘之协外,又有号为弥勒佛转世的刘喜儿,这刘喜儿便是该教前教主刘松的养子,刘之协公然声称刘喜儿是下凡来保“牛八”的,也就是类似徐达、常遇春那样的角色。
牛八,合为朱字,天命正统,朱明嫡系。
各地白莲教皆以复兴明朝为号召,只同康熙年间反清起义多以朱三太子为号召不同,如今白莲教众所说的“牛八”主多为朱六太子之后。
这个朱六太子哪冒出来的呢,实是雍正年间山东曹州白莲教搞出来的。
从雍正年间到现在,各地以朱六太子之后为名爆发的反清起义多达数十起,其中大半都是白莲教主导的。
渐渐的,拥戴朱六太子之后复兴大明就成了白莲教各分支的“政治”正确。
混元教也不例外。
只是这个朱六太子之后究竟是何人,根本没有统一认知,结果就是各分支都自立一个“牛八”出来,谁也不服谁。
刘之协所说的“牛八”身在何处,除刘之协外教中也是无人知道,更无人敢打听,因为这是混元教的最高机密。
用刘之协的话说劫莲降下那天,牛八方能现身。
劫莲何时降下,同样也是天机。
高深莫测的很。
今日刘之协于龙山镇聚集骨干,乃是为了传达教内改革的一个重要讯息。
“我三月前至隆德见过老教主,遵老教主意愿我混元教自今日起更名三阳教,教中经典《混元点化经》更为《三阳了道经》,老教主仍为我三阳教总教首,教中事务由我代掌,望各位以教中大事为重,同心携手,共同复兴大明。”
五十三岁的刘之协口中老教主刘松于乾隆四十五年被安徽官府抓获,后被送隆德给披甲人为奴,如今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
这刘松人老心却不老,于隆德为奴期间一直与各地教徒私下联络,知另一大弟子宋之清与刘之协不和,便写了封亲笔信劝宋之清与刘之协合作共同壮大混元教。
只宋之清现已认了河南李三瞎子为师,自立西天大乘教,又立李三瞎子的儿子卯儿为“牛八”,现大乘教徒多达十万之众,已然与混元教分庭抗礼,加之李三瞎子原因,宋之清没法回头再与刘之协同掌混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