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依言作为,将神识凝聚在眼前不远之处后,随着他不断将一路所见的景象融入其中,渐渐地虚空之中起了神奇的变化,眼前神识凝聚之处,竟然化虚为实,凭空生出一个光点,内中隐约有五色闪烁。然后光点慢慢开始膨胀变大,五色也随之流窜而出,绕着光点流转不息,最后竟形成了一个五彩流转的光球。
而就在这时,白衣人忽然在陆正心间喝道:“心明如镜,万物入观,陆正,抬头看看月亮!”
随着这一声轻喝,陆正抬头一看月亮,随即心开意解,顿时明白了师父的意思,而随着他心念的变化,眼前的五色光球忽然变成了一面圆圆的镜子,内中万物成景,正是陆正一路行来所见。而且里面的一切居然有声有色,生动犹如直见,其中枝舒叶展,历历在目,虫鸣鸟叫,清晰可闻。而且随着陆正的心念转变,内中一切会随着他的心念流转变化,想看得清晰就会放大,想看整体就会拉伸缩放。
陆正看着眼前的景象,却没有太过的惊讶,而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道:“师父,这是……”
白衣人道:“怎么样,觉得熟悉吗?呵呵,这一手法术还会不会让你觉得失望?”
此时,陆正忽然又眼前这镜子之中看见了自己的身形,当即证实了心中猜测,惊呼一声,道:“这镜子就是我的神识!”
白衣人道:“傻小子,这回倒是不傻了。这就是你的神识凝炼成的识镜,其妙用与你的神识是一样的,能够将你的神识所见的一切都展现其中,但是却有最大的一点区别,你知道是什么吗?”
陆正答道:“神识所见只能自见,但我以这识镜展现一切,别人也能够看见!”
白衣人道:“一点儿没错。另外若是继续炼化,这识镜还有另外一项作用,你现在所见镜中一切便是你一路行来以神识摄入的一切,因此等于是过去之景,但若是你一路行来的时候,种下一些灵引,这识镜便能现出这一路上此时所有的变化。这样一来,即便是有些不在你神识感应范围之内,只要种下了灵引,你仍旧能察知彼处变化,只是要能够种下灵引,却是要知道境界之后才能办到。”
陆正吃惊道:“这么说来,这识镜法术的妙用岂不是跟三生石一样?”
白衣人笑骂道:“傻小子,不要瞎猜,虽然有些相通之处,但三生石又岂是那么简单。而且我教你这一手识镜的法术,用意也不在于此。而是为了让你能够更加凝炼你的神识,洞悉万物。我之前说了,你虽然已经号称是知身大成,但是其中见知远远没有圆满。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吗?这一手识镜正是神识之用,是你元神化显之后的自然具足之能,只是当时没有人向你点破罢了。你要明白,一切法术根植于神通,而一切神通本自具足。”
一切神通本自具足,这句话苦行僧也跟陆正说过,但此时陆正再听,却是别有一番感悟在心。接着,又听师父道:“神通所以能知其身,法术便是身之所知。知身境以元神知遍周身,所以能知身之妙用。这一切都是天造地设,不从外而得,但是如何运用成妙,却需要具备足够的见知,造化就在天地之间,也是你最好的见证。
你虽然知自己之身,但是却不能知他人之身,甚至万物之身。天地并不只是生了你,还有其他的万物,所以要达到知身圆满之境,就要能够知万物,而知万物,也是你今后炼丹、炼器的基础,更是能够证己的途径之一。而能知万物的便是来自于你的身知,也就是你的神通起用所成就的法术。
我说过知身境的法术不离身知二字,以身知万物。能够以神识能够精确的感应万物的物性,体察其理,至极其用。而身之所发的眼神通、耳神通,乃至种种身变神通,都是可以达到所见所闻便能比人间凡人多得多,也更为准确,由知身而知物,其中种种境界、神妙难以言尽,只有你自己慢慢去摸索体会了,此为修行之根基。”
陆正听得这番话,觉得对于知身境的体会和修行,有了从未有过的清晰,不禁有些跃跃欲试起来,道:“师父,那我接下来该怎么做,以神识感应万物,是要从每一种事情开始吗?那我先是从什么开始,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块石头?”
白衣人呵呵一笑:“要做什么先不着急,刚才你这一觉睡得通透吧。我问你,奔行一月,连睡三天,你难道不觉得饿吗?那识镜还挂着干什么,还不收了。”
白衣人说话之时,陆正一直以法力维持着识镜。而他原本并不觉得饥饿,但听师父这么一说,肚子便咕咕叫了起来,他一身精神凝聚其实不吃东西也行,但是仍有口腹之欲,当下收了识镜法术,去找了一些石子,打了两只兔子,又找了两块火石,捡起一堆树枝树叶,准备生火烤兔子的时候。
白衣人忽然道:“陆正,以你的修行,不必用火石点火,你自己就能点着那堆柴火。”
陆正一听,立即知道师父是要教自己法术,当即向白衣人请教。白衣人提点道:“教你生火的师父不是我,而就在你的手中,你粗粗读过御龙诀,不是知道万物即天行,当师法万物吗?刚才说的感应物性,你就从这两块火石开始吧!”
陆正两只手中拿着的正是两块火石,他立即沉思了起来,火石能够生火是因为两石撞击之后会蹦出火星,但是其他的石头虽然也能撞出火星,但是却不如火石来的那么容易点着。那就是说这火石与其他石头有什么不同?想到此,陆正很自然的便用神识去感应手中的两块火石。(未完待续。)
第五十三章 万物有神
当陆正以神识包裹着两块火石之后,静静地感受着火石的气息,渐渐的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晰感觉涌上心头。火石之中有一种躁动的气息,无比的活跃,相互碰撞不止,散发出阵阵炎热之感。看来火石能够点火就是因为它具备了这种气息的缘故吧。但陆正随即发现,这些躁动炎热的气息并不是那么纯粹,其中还掺杂了许多其他的气息,相比之下有的沉稳顽固,有的则是不同于躁动的另外一种活跃。
这种种气息感应入心,有那那一瞬让陆正感觉到这块石头好像是活的一样。它也是一种生灵,但相比与一棵树,一朵花,或者一只兔子,却少了一种真正的生命的感觉,没有那种灵机,这也许就是顿悟空灵口中所谓的天地之间的死气吧。
随着感应持久,神识之中法力发动,两块石头被陆正以御物之力缓缓提至了半空,并且在空中滴溜溜的旋转起来。而陆正心中此时忽然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把这两块火石之中其他杂乱的气息给去掉,独独留下那种炎热的气息,岂不是更容易用来点火吗?
分离出一块石头中的其他杂乱气息,该怎么做到呢?若是没有修行的普通人只怕是办不到的,因为就算将石头杂碎,各种气息都是交错杂糅在其中的,无法真正的分离出来。但身为修行人却是不同的,神识原本透不过火石,但是有了法力之后却可以随着感应深入其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