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对话历历在目,常伯安确实是一个人才,诸多对话中的细节都被他料到,但唯一没料到的是,始皇族地里面的变故,朝廷之上的架空。
本应该是自己帝党的主场,结果派遣过去夺取天珠的皇奴,却遭逢了一系列的袭杀,这简直就是偌大的耻辱!
在失了如此先机的情况下,临仙帝便知道此事无望了,正灰心的时候,常伯安却又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国丈那边的人马,内部好像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他勾连外国仙师,想要为己图谋天珠,却没想到那个外国仙师却叛变了,闹出了好大的问题……
如此一来,便给了临仙帝乱中取胜的机会。
然而,还没等他出手,国丈那边却是一把火先烧了松林,然后派遣兵马问罪皇卫军,追索真凶,扑灭火灾……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没有摆在朝堂之上,而是以一种通知的形式,就这么告诉了临仙帝一声,算是问取了族地的进出权。
好就好在临仙帝当时反应灵敏,提出为了避免冒犯先祖魂灵,外人不可擅自夺辉,要是带队过去的人,在始皇族地之中耀武扬威,行兵甲之事,这不是动摇帝基?惊扰帝祖吗?
所以这才让驸马率军前去,顺便去拜祭一下帝家先祖。
这个理由让李乘风无话可说,毕竟派一个外人率领军队到始皇族地那里耀武扬威……那里可是龙兴之处。
别说皇帝不允许,这要是说出去,那也是人心浮动。
驸马武文信是皇亲国戚,既是外戚又不姓李,对李乘风天然就具有对立的概念。
只可惜,武文信虽然和国丈对立,但也不是帝党,而是归咎于外戚一系,只是如今国丈当道,这个外戚一系和帝党难免抱团取暖罢了。
因此由他去率领李乘风的君野卫虎威营,这也是双方喜闻乐见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不是李乘风亲自去,因为李乘风虽然也是国戚,但他是国丈,论皇家的关系,他并不符合礼制,因此就争不过这个领兵的人。
现在这个结果就很尴尬,明明宝贝落在帝党的主场之中,可偏偏是朝堂之上的另外两个派系才有机会去定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李乘风这一举动,妙也就妙在这里,来回都是皇家里面的事情,也没有惊动朝堂上的诸位大臣,只把一切都归咎为帝家私事,逼得众多大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武文信带着兵马开赴古国的中府,始皇之族地。
否则的话,这件事情放到朝堂之上,踢皮球踢个半天,扯皮扯个半天,李乘风哪怕想要插手,也得分朝臣一杯羹才行,何至于不声不响的把一切都定了下来。
这个结果,国丈派系和外戚派系都满意了,朝堂和帝党就不满了。
只不过,朝堂一大部分都在国丈的手中,朝堂这一部分就不用多加考虑而已。
可帝党却不甘寂寞,因此常伯安出手了,把开阳王府抓了,那戍边的开阳王还会乖乖回来吗?
开阳王一脉是勋贵,与国同休,历来和国丈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毕竟,主小国疑。
在这个时候,人心难齐,虽然说是与国同休,但只要不冒犯到自家的尊贵,王府又怎么会去管帝事?
很简单的道理嘛,不管谁做皇帝,只要临仙朝还在,他们就是开国的勋贵,一代代传承下去,又怎么会插足那些波诡云谲的谋划呢?
所以说这一次开阳王府小太子的一把火,虽然给了李乘风插手的机会,可是帝党未免没有操作的空间……
而且,临仙帝隐隐觉得,这次的火灾可能真的是一个意外,只不过这个意外来的却是十分凑巧。
毕竟去动龙兴之地,那这个勋贵可就麻烦了。
那小太子不懂事,难道开阳王府的人也不懂事吗?
而且,李乘风可不会下这一步臭棋……
此人滴水不漏,做事缜密圆滑,一旦动手,就绝不会无功而返。
除非他想现在就跟开国勋贵翻脸,或者说现在想开始借着这件事顺便清算开国勋贵,否则今天的闹剧,可是帮了自己好大的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