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祁听得这话,也颇感意外。他看了看夏正谦,又扫了舒氏和夏衿一眼,声音虽不大,口齿却十分清晰:“我不大想结这门亲事。”
夏正谦眉毛一动,脸上却无太多表情:“哦?为何?”
“既是像妹妹说的那般,林同知看中的是我的锦绣前程,这门亲事倒像是交易了。我以后要是没出息,他们家必是心生怨怼;要是有出息,就得听岳家的。先生曾跟我说过,考科举做官,最忌讳的就是早早站队。跟对了人倒好,要是跟的人不对,那是自毁前程。如今,我年岁不大,又在孝中,正应好好念书。结亲之事,等我考过一回举人,十七、八岁再提也不迟。”
夏祁回绝这门亲事,不光是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他并不大愿意娶林婉这样的人。受夏衿影响,这段时间他看事情看得极是分明。以前三房在老太太手下受苦,除了夏正谦愚孝,又何尝不跟舒氏性子绵软有关?要是舒氏性子泼辣一些,手段高明一点,他们兄妹两人以前也不至于老受大房、二房人的欺负。
他是家中独子。舒氏性子软,立不起来,他就得娶一个明理而又手段高明的媳妇才行。
说到底,他虽受夏衿欺负,但打心眼里,他就喜欢夏衿这样的性子。他希望自己也能娶一个跟妹妹性子一样的女子。
“既如此,那就回绝这门亲事吧。”夏正谦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儿子的决定。
舒氏倒是有些担心:“咱们这样,会不会得罪林家?”
夏衿不以为然:“得罪又怎的?哥哥是崔先生的学生,林同知即使不高兴,也得给崔先生面子,不会为难咱们的。”
舒氏放下心来,转头去看夏祁:“那这事是你爹去说还是……”
夏祁还没说话,夏衿就抢先道:“哥哥跟罗公子交好,让他跟罗公子私下里说就好了。爹爹出面,也太郑重其事了些。”
夏正谦点点头:“那就这样吧。”又叮嘱夏祁,“说话软和些,就说咱们现在还在孝中,孝中议亲,于礼不合,怕是要被人诟病。”
“儿子明白。”夏祁答应下来。
商议完此事,夏正谦回了前面医馆,舒氏料理家事,夏祁说是回房,却是跟着夏衿进了清芷阁。
一进屋里,他就吩咐:“菖蒲,你出去在外面守着,别让人靠近,我要跟你姑娘说一件重要的事。”
菖蒲看了夏衿一眼,答应着出去了。
夏衿倒了两杯茶,一盏推到夏祁面前,一盏举到唇前抿了一口,似笑非笑地问道:“你想说什么?”
夏祁也不绕弯子,单刀直入:“你跟罗大哥,是怎么一回事?”
今天夏祁一直盯着罗骞看,夏衿就料到他会问这问题。
夏祁既问得直接,她便回答得很干脆:“他说想娶我,但他娘那里总想着给他娶门好亲,所以暂时没法提亲。”
听说罗骞是想娶自家妹妹作妻,而不是纳为妾,夏祁一肚子的气顿时消散了不少。
“他既说不通他娘,来撩拨你干什么?你少理他。等他能上门提亲再说吧。”
夏衿闻言笑了起来,睇了夏祁一眼:“放心吧。你妹妹我是什么人?被人哄两句就找不着北了?他娘不同意,自然是一拍两散,我可不会死乞白赖地定要嫁给他。”
夏衿素有决断。而且说起这事落落大方,丝毫不像那些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一般,羞涩脸红,扭捏作态,不像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样子。夏祁便放下心来,对夏衿道:“赶明儿,我要跟他好好谈一谈。”
自从跟了崔先生念书,夏祁越来越有哥哥的样子了。如今他能为自己的事出头,夏衿是极高兴的。她来古代也有一些时日了,自然知道女子出嫁后过得好不好,跟娘家亲人靠不靠得住也有很大关系。
她虽不需要依靠别人,但家里人主动为她撑腰又是另一码事。她喜欢这种被人呵护的感觉。
“嗯,你谈吧,谈成什么样都行,只要别打起来就行了。”她笑看了夏祁一眼,“因为你打不过他。”
想起今天罗骞一跃就跳过了水面,夏祁很是无语。
他跟夏衿练功夫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比起罗骞这种打小练武的人来说,还是差得老远。
夏祁以后是夏家的顶梁柱,夏衿想锻炼他,家里的事能不插手的时候就不插手,什么事都由着他张罗。所以明知道亲事的事由她去跟罗骞说,会更好一些,她还是什么话也没说,由着夏祁去了。
第二天,夏祁就去罗府找了罗骞,也不知他跟罗骞说了什么,回来的时候倒很高兴。
“他说,他为我说林家这门亲事,是深知林家为人,林姑娘的性情他也了解,并不是胡乱牵线的。而且,一旦我跟林家订亲,朱家就不可能不顾及林同知的脸面,再提及纳你为妾的事,那门亲事就不了了之了;而且,他跟他娘提及你们的亲事时,也容易一些。”他如实转答罗骞的话。
夏衿听了这话心里一紧,忙问夏祁:“你没因为这个,答应林家亲事吧?”
夏祁看她一眼,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