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很多,解决起来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盛长柏的想法,是自己上书,顾廷烨在军方配合,先从简单的事务上,改革起来。
“等朝廷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积蓄够了实力之后,我会奏请官家,率军北伐。”看上去顾廷烨多少还是有一些热血。
就算是只喊喊口号,也比那些完全忘记了国危,只知道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勋贵子弟好上许多。
“坐下,修养生息也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国家的赋税入不敷出,谈何修养,我准备向官家上书。。。”
盛长柏的第一个想法,还是军队数量实在太庞大了,需要精简。
首先的是改革一下,大周朝军队的退役制度。
封建时代,三四十都算老年的情况下,军队要把士兵养到六十,怎么看都是空耗钱粮。
四五十岁的老兵,不要说上战场打仗,就是做工程兵,都有些体力不够。
虽然大周朝的军队,是按着士兵的战力发放俸禄。
不需要给这些战力弱的士兵,每个月发多少钱。
但是数量多起来,就是只管着这些人的衣食都是不小的负担。
想要让人退役,也不是直接撵人走就行了。
这些职业的军户,当了一辈子的兵,连基本的种田能力都没有,完全没有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还要做好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不把这些人安置好,这些受过军事训练的士兵,到了地方上就是乱民。
就是不发展乱民,也是变成灾民。
按着大周朝的国策来说,还是要把这些人招回来,回家供养。
盛长柏的安排计划就是,安排着这些人垦荒去。
集体垦荒,把田开垦出来之后,就分发土地,让这些人做农民去。
暂时的想法是这样,到时候真要实施的话,当然还会具体的论证。
“则诚,此论有理,我支持你,我与于你一同上书。”
顾廷烨赞同道,其实这类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朝廷的收入还支撑的下去,就没人想去改变罢了。
“正是需要于你,此策实行起来,少不了要你劳累。”
盛长柏已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条奏疏盛长柏还是有信心在赵宗全,太后,宰相这三个面前通过的。
虽然三个人在其他事情上,可能有不小的分歧。
但是为国家省钱这点上,三个人的立场还是一致的。
老皇帝去世,新皇登基两件大事办下来,其实已经掏空了国库。
如果不是赵宗全在跟兖王牵连的勋贵那里,查抄罚没了不少钱财的话。
改年第一年,赵宗全就该想着怎么朝百姓加税了。
刚上位,就向百姓加税,百姓自然说不了什么好话。
“有用的到我的地方,我必不推辞。”
“你找官家表忠心去,我哪用的动你这个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