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奶奶道:“欢迎欢迎。”
正说着,刘娟走了过来,她拿着一些凉茶过来:“妈,我给你拿了一些凉茶过来,你一会儿口渴了喝。”
沈奶奶应道:“好。”
刘娟走去旁边,拿了一把竹耙过来,帮着沈奶奶一起晒稻谷。
陆陆续续又有几个村里人经过,看到她们都打招呼,并且夸赞晒谷场上的稻谷。
这稻谷跟他们以前种的都不一样,结得多不说,还更大一颗,煮出来的饭还香,特别好吃,大家都特别喜欢。
……
游客张霞来到了晒谷场,她身边跟着一只从店铺里租的狐狸,身着休闲装,一派休闲的样子。
她给沈奶奶打招呼:“婆婆,今天收稻谷呢?”
沈奶奶已经习惯跟陌生人交谈了,此刻也是十分随意:“是啊,你怎么来了?”
张霞直截了当地问:“你这稻谷卖吗?”
沈奶奶问:“你怎么这么问?”
张霞便道:“我想买一些回家去吃。”
沈奶奶摆摆手:“我们家的稻谷不卖,自己家吃都不太够,实在是没办法卖。”
张霞看着地面上金灿灿的稻谷:“这么多还不够吃吗?”
沈奶奶解释道:“除了家里,还有供应食堂,就算全部的稻谷都不卖,也只够吃半年,所以没办法卖。”
张霞连忙道:“我也不要太多了,买十斤米就好了,我想尝尝鲜。”
沈奶奶还是拒绝了:“现在食堂吃的米就是我们家自己种的,去年的,也是新鲜的。”
张霞还是想买:“我想吃今年的新米。”
沈奶奶见对方这么有诚意,不好再拒绝了,于是道:“稻谷晒干要好几天,你真的要的话,那等我晒干后你来找我,我给你新米。”
张霞终于开心了:“谢谢奶奶。”
沈奶奶摆摆手:“不用谢。”
张霞带着狐狸开开心心地走了。
沈奶奶继续打理自己的稻谷,嘴里低声嘀咕:“还是有识货的人,自己的米好,刚刚开始收割就有人来买了。”
……
时间一晃来到了中午。
中午天气大了,烈日当头,沈雪宁几人把脱粒的稻谷运去晒谷场,然后去食堂吃饭。
中午实在是太热了,沈雪宁让大家四点了再来稻田里收割,不然容易中暑。
去食堂吃饭,吃了饭后沈雪宁返回家里洗澡换衣服,然后去办公室处理上午的文件。
每天都有很多文件要看,现在是农忙时节,她只能忙里偷闲了。
除了这边的事,月饼生产线那边也要盯着,每天都忙得很。
安安静静看了两个小时,黄涵打来了电话:“雪宁姐,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沈雪宁语气平静:“什么事?”
黄涵道:“迄今为止,已经有三百个个体和团队报名了,后续肯定还会有很多,就算后面没有了,三天我们也没办法把所有节目都比完。”
沈雪宁思考片刻:“三百个了?”顿了顿,“没关系,继续报名吧,我们这边还有两个舞台,可以同时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