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县太爷姓黄。他自打年前接到吏部的任命后,就收拾了行礼,带着家眷一起往东山县这边赶过来,就连寒冬腊月的他也没有停歇,新年都是在驿站里过的。
这么紧赶慢赶的,可算是再正月十三这一天抵达了县衙。
到了地方,他们也不过休整了一天,然后就开始张罗起招待东山县乡绅们的元宵宴来。
因为黄知县初来乍到,对东山县并不熟悉,所以这个元宵宴他就直接摆在了县衙里。
高风一行人也就坐着车直奔县衙而去。
待他们到了县衙,就被守在县衙门口的师爷给领了进去。
他们来得挺早,这时候好些客人都还没到呢!师爷一边给他们带路,一边笑呵呵的说道:“两位来得正是时候,这次过来的路上,我就听老爷念叨过你们的名字好些回了。现在你们来了,正好老爷身边还没多少人,你们可以聚在一起好好说说话。大家先熟识了,以后也就更方便来往了。”
不过,当他们到客厅外头,就听到里头传来了一阵欢快的笑声。
听这声音,书房里头还有人?
师爷却又对他们笑笑:“里头陪着老爷的不是外人,也是你们的熟人,你们只管进去就是了。”
高风几个人将信将疑的走进去,果然发现——那个正坐在黄知县对面,和他谈笑风生的年轻人看起来的确眼熟得很!
待听到脚步声靠近,那个年轻人甚至还主动站起来,先向高风点头:“高大哥,咱们又见面了。”
“九公子。”高风朝他点点头。
原来,这个人就是知府大人的九儿子,去年和高风一起修路的田昊久。
他们简单见过礼后,田昊久就连忙转身向黄知县和知县夫人一一介绍高风几个人。高风几个也赶紧上前去向黄知县行礼。
黄知县笑呵呵的走过来,亲手扶着高风和张元立的胳膊将他们给扶起来。
“你们两位真是太客气了。早在我过来东山县之前,就听恩师在信里提过你们无数回,也知道你们在这里为百姓们做的那些事,当时我心里就已经起了结交你们的心思。结果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了!你们两位也的确和我想象中的一模一样……不,简直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更英武有神!”
张元立眨眨眼。“敢问县父母大人您的恩师是?”
黄知县笑眯眯的看向田昊久,田昊久就开口:“就是我爹。”
原来如此!
他们就说呢,这位新来的县太爷怎么会想到结交他们的?感情都是田知府私底下给他授意的!
那么现在田昊久会出现在这里,应该也是奉了田知府的命,来给他保驾护航,帮助他和东山县的人打好关系。
看来,黄知县和田知府的关系很好。而且说不定,黄知县之所以能被派来东山县做知县,还是田知府从总运作的呢!
毕竟,手下如果能有一个自己知根知底的人帮忙,田知府这个知府做起来也会顺心得多。
而且看田知府的表现,他分明也是本着和高风张元立这些人和睦共处的原则。这样的话,他们也就放心了。
弄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顾采宁一行人也都悄悄松了口气。
张元立赶紧和高风一起将带来的礼物交给黄知县。张元立送给黄知县的是一条红狐狸毛的围脖,鲜亮的颜色看着就暖和。黄知县把东西拿在手里,对他是赞不绝口。
再等看到高风拿出来的这条蛇干,黄知县更是眼前一亮!
“早听说高老板你们在乡下养蛇初见成效,本县还想着什么时候要是能过去看看就好了。结果现在,本县都不用去双柳村,就能大饱眼福了!”
他小心翼翼的将这条盘成一团的竹叶青接过来,拿在手里仔仔细细端详了半天,而后点头:“好,真好!这么大条的竹叶青,而且身体还保存得这么完整的实属少见。本县能有这么一条真是面上有光!”
又看了几眼,夸奖了好几句,他才让人将蛇干拿去泡酒。
紧跟着,他就邀请高风和张元立坐下,开始就张元立的生意、以及高风养蛇的相关事宜询问起来。
在男人们说话的时候,黄知县的夫人笑吟吟的对顾采宁以及宁氏招手:“让他们男人谈论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吧!走,咱们去后头走走。早听说南边春天来得早,我之前总是想不到早春是个什么样子,结果现在到了这里,我才算是亲眼见识了!这县衙后头有几株梅花,我们前天刚到的时候枝头正好已经打上花苞了。今天早上我才去看过,那花苞都这么大了!有两朵都已经开出来一两片花瓣,想想现在应该话已经开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去。”
其实顾采宁对那些花花草草的没什么兴趣。
只是高风说得对。既然他们打算把家业做大,以后就少不了要和人打交道。但如果他们现在将县太爷给哄好了,以后就能少上许多麻烦。那么现在,她只能捏着鼻子忍忍了!
好在只是一天而已,她还是能忍受的。
见她点头了,宁氏自然也含笑点头:“看来县衙里的风水就是不一样。我们家后院里其实也种了几株春梅,只是直到现在连花苞都没打呢!看来今天我们是有福了,竟能提前见识春天来到。”
说话的时候,她还亲热的挽上顾采宁的胳膊。“大嫂你说是吧?”
“嗯。”顾采宁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