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外科教父你管 > 第1063章 地动山摇(第4页)

第1063章 地动山摇(第4页)

在同一栋楼内,肿瘤实验室正在集中精力研究,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这栋楼里病人,这种科研与临床直接衔接的模式在世界上也极其罕见。

陆小路负责肿瘤细胞在治疗中变化方面的研究,而张志伟教授负责k病毒方面的研究,各自稳步推进,他们随时保持信息的交换与沟通。很快,k病毒的剂量、疗程、在体内的半衰期等等数据变得清晰。

因为一心扑在研究上,陆小路已经连续很多天呆在实验室,他带着团队吃住都在实验室,基本上与外界隔绝。丁心语担心他吃不好,时不时会煲汤送过来,顺便也送来干净的衣服,将换洗的衣服带回去。那些年轻的研究生们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完全投入到这个实验里。就像一些痴迷电脑的游戏的大学生一心一意扑在网吧里一样。

南都医大病毒学实验现在也差不多,张志伟教授好多天没有洗澡换衣服,头发都是油腻的,但是他完全不顾这些,他很珍惜这次偶然获得的机会,现在他隐隐约约感觉,实验已经进入到关键时期,一旦走过这个时期,前面一定是豁然开朗。

杨平坐在办公室总结这次实验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复盘,才能有提升。这次实验算起来还比较顺利的,甚至比自己在系统空间做实验还要顺利。

在系统空间做实验的优势是不管做了多少次实验,不管花费多少时间,这些时间换算到现实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系统空间里,实验还是要花费很多时间,经历很多试错和挫折,

这次实验虽然也经历了诸多挫折,有些方案从提出到应用在细节上甚至有些粗糙,但是总体上来看,实验试错的次数非常少,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做过的实验试错次数最少的。

他总结经验后认为,这是因为自己遵循了“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的原则,只要大方向上是对的,不用拘泥一些小节,不用等到方案完美再动手,不用一上来就想着把事情做好,即使方案拿出来的非常粗糙,只要大方向对,没关系,在实践中再慢慢修正,经过多次修正,它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完美。

而在脑海里思考的时候,即使思考的细节再完善,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完美,当时自我感觉的完美很可能是一种假象,仅仅是自我主观认为的完美而已,事实上可能是错的都不一定。

找对方向就行动,发现错误马上修正,这就是这次实验颇为顺利的最大的总结。

换句话说,大胆假设,尽快行动,小心求证,不断纠错。

看来做人做事理念非常重要,杨平拿起白板笔在自己办公室的白板上写下几个字: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

所以现在锐行公司那边的一些研究课题,很多项目不用等到很完善再上马,先上马,再完善,比如人工智能,这些东西肯定是未来的关键技术,先上马再说,哪怕暂时只能召集到几个合格的人,也要开启项目,做着做着自然就知道后面的路怎么走。

杨平立即将黄佳才叫到办公室来,给他下达了命令:锐行旗下的生物技术公司马上开始着手准备将k病毒疗法商业化,不要等实验完全结束后再准备,两边一起齐头并进。

黄佳才接到命令后,敏锐地认识到这事非同小可,一定要好好准备,特别是注意保密工作。

因为一旦k病毒真的实验完全成功,可以进行商业化推广,那么它将会颠覆现在传统肿瘤治疗的医药市场的格局,这将是对背后的资本釜底抽薪,资本的力量和残酷性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黄佳才心里明白,所以他必须好好应对这一切,一旦商业化开启,这将是一场地动山摇的搏杀,各种极端手段都可能用上。

黄佳才接到教授的命令后,第一时间与负责杨平的安保工作的邱经理见面,进行了一番密谈,他需要邱经理对杨教授的安保工作更加重视,而且需要他们的安保力量进入锐行公司,现在锐行公司已经不是普通的公司,它将承担着国家在生物医学技术方面的战略布局,它将与国际巨头开始生死厮杀。

而这些国际巨头其实也不仅仅是一家公司,他们背后的支撑也是一种系统化、组织化的资本力量,这些公司从来不是单打独斗。

黄佳才与邱经理密谈后找到夏院长,与夏院长进行密谈,没人能够有黄佳才敏锐的嗅觉,一件事情只要萌芽,他就能够看见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杨教授提出的k病毒疗法商业化,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后知后觉,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在三博医院被归为帝都直接管辖之后,夏院长还能继续担任院长,他不论是管理能力,还是政治觉悟,都不是一般院长可以比的。

能够让他留下来担任院长,绝对不是单单凭借他与杨平的私人感情,而是上级已经对他进行了充分考察,对他的能力进行了认可。

上级领导当时对三博医院的怎么处理的问题上思考了很久,最后决定交由帝都直接管辖,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医院存在。

期间对院长的选择,上级其实背地里已经做了大量调查评估工作,最后确认还是由夏院长担任。

夏院长与黄佳才密谈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飞往帝都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此事非同小可,而且他觉得黄佳才是个不多得的人才,所以他带上黄佳才一同飞往帝都。

杨平的婚礼也慢慢临近,但是杨平这段时间的精力全部用在实验上,他已经忘记婚礼的事情。

小苏本来假期已到,很快就要上班,为了让杨平更加专注于工作,她决定暂时放弃工作在家里带孩子,虽然双方母亲都愿意帮忙带孩子,但是小苏决定还是自己亲自带孩子,陪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如果两个人都忙于工作,孩子自然无暇顾及缺乏陪伴,所以小苏只能暂时放弃自己的工作,两人分工合作,一个专注于工作,一个专注于家庭,这样才最好。

家里距离医院近,上下班很方便,杨平每天都会回去陪陪孩子。这段时间因为进行的实验是关于病毒的,在实验没有结束前,他还是有所顾忌,毕竟k病毒是新病毒,即使现在已经明确它对人体的影响跟一般感冒病毒差不多,而且确认没传染性,杨平暂时也不敢回去。

赵宇凡后续进行了三次实验,因为实验对他的打击非常小,所以短时间多频次的实验对他的身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就像连续的轻微感冒一般,很快能够自我自愈。

慢慢地,杨平摸到k病毒的单次剂量、每次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每个疗程的时长等等。

k病毒现在进入人体主要还是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对抗会损失大量的病毒,依靠增大病毒的量倒是个办法,但是病毒数量的增加,免疫对抗激烈的程度也会增加,治疗风险也加大。

就像抗生素杀灭细菌一样,理论上只要抗生素对这种细菌敏感,剩下的就是增加抗生素的量的问题,只要无限增加抗生素的剂量一定可以杀死细菌,但是实际上不能这么做,一旦超过安全量,人体无法承受,它会损伤肝肾,它会中毒,因此危及生命。

现在的k病毒也一样,只能在剂量与效果之间寻找平衡点,至于病毒构型的改进,虽然现在不是最好的,但是只要有效,暂时就用它,它是现在的最优解决方案,以后再慢慢寻找更好的构型。

对于实验的方式,杨平也基本上找到了规律,其实这种临床实验,暂时不需要太多的志愿者,有一个志愿者足够,只需增加实验次数,也能满足对数据获取的要求。

如果将思思的实验当作一期实验,那么现在赵宇凡的实验是二期实验,k病毒治疗肿瘤目前进行到第二期,看起来只是微小的进步,其实已经取得巨大成功,这是0到1的突破,这让张志伟教授十分激动,这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外,没想到意外参加这次实验获得这么大的突破。

张志伟教授心里非常明白这个课题的含金量,很可能改变自己的学术命运,只是这种相当于白吃的参与,他心里颇为愧疚。

这可是诺奖级别的成功,而且在肿瘤治疗领域,已经很久没有新东西出来,k病毒的治疗一旦横空出世,极有可能推翻现有化疗的地位,它将和靶向治疗,细胞治疗等这些新治疗彻底淘汰化疗等传统治疗,k病毒治疗会将肿瘤治疗带入一个崭新时代。为此,张志伟教授失眠了好几天,实在是太兴奋了。

二期实验仍然在继续,志愿者赵宇凡的试验次数不断在增加,实验对他的身体没有丝毫的破坏,这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的化疗不能相提并论的。

经过多次的治疗,赵宇凡的身体反而变得好起来,因为肿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一些肿瘤细胞被杀死,而正常细胞毫发无损,整个治疗过程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比靶向治疗更加精确,而且没有靶向治疗的耐药性。

针对靶向治疗药物,肿瘤细胞会自我做出调整,改变靶点或者改变靶向药物与靶点的对接,最后会形成耐药性,k病毒治疗不存在这回事,它不是以靶点为识别对象,而是以整个肿瘤细胞为识别对象,就像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肝细胞是无法做出逃避反应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