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提醒的时候,刘辩已经看到了,里面的内容让他当场倒吸凉气。
袁绍行军至弘农,收到凉州求援信,拉着魏延及北军老五营,共计三万人马往凉州去了。
至于军需粮草,他直接要求京兆三辅、河东郡、弘农郡五大地区为他提供。
当真是果断啊。
就连大将军皇甫嵩,都不敢无诏玩这么一出。
这家伙甚至还表明,打算进入凉州后节制一切兵马,接管周仓、马腾的三万人。
按道理来说,荀彧看到这封奏疏,应当会将心提到嗓子眼,但他并没有,相反还长舒一口气。
他不仅清楚天子,也清楚袁绍的本事。
如果是他到凉州去的话,朝廷只需要等着收到胜报就行。
刘辩果然笑了起来,夸赞道:“袁卿从来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荀彧笑着问道:“是否需要加急送几份诏书到凉州去?”
毕竟现在人家名不正言不顺,六万汉军加备倭兵足有七万人,想要统筹起来,没有名义,时间长难免会出岔子。
“就这么办,朝廷组建第四路大军,让袁卿节制凉州兵马。”
君臣三言两语就敲定了凉州局势,其他人看的云里雾里。
王允好奇起奏疏的内容,问道:“陛下,能否让老夫看看?”
荀彧应该在看完之后,把东西往下传,让其他人能更清晰的理解发生了什么。
本来理所应当的事,刘辩却突然将奏疏合上收了起来,满脸轻松道:
“诸卿,凉州之事,朕另有安排,就不议了。”
好家伙,把大家吓唬了一通,又说凉州迎来叛军十万,就在所有人提心吊胆的时候,告诉他们事情已经解决了。
这是玩的哪出?大家发现有点跟不上节奏。
荀彧轻咳一声,起来解释道:
“诸公别担心,陛下已经安排了一支奇兵去解决此事。”
至于是哪支奇兵,他并未多说。
众人当然是不信的,悄悄打量天子的脸色,见他都没多说,也就将话全咽回了肚子里。
懵懵逼逼着急忙慌来,现在大家又顶着疑问离开,荀彧是最后一个走出章德殿的。
荀攸在外等候多时,拉着他就来到墙边,低声问道:
“怎么个事?哪来的奇兵?”
有兵马的调动,绝不可能瞒过他的眼睛,不管是大将军府还是天子的诏令。
因为他是大司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的调拨,哪来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