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御敌于国门之外,好一句上兵伐谋,驱虎吞狼,奉孝替朕拿下去,给三公九卿都看看。”
写的什么东西居然让天子这么高兴。
东西又被转呈回来,三公九卿一一查看过后,不得不说荀彧的奏疏写的是真漂亮。
把出兵军事威慑、出粮稳定粮荒、出钱富强他国三件赔本买卖,说的那是天花乱坠,好像是什么千古功绩。
其中引经据典不少,说的挺有道理。
三公九卿看完面色各异,刘辩拍板,“朕意已决,发兵南匈奴。”
大臣们马上甩掉脑子,高呼道:“陛下圣明。”
天子已经决定好的事,就没必要去思考得失了。
如果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南匈奴继任的单于太过畜生。
刘辩又补充道:“由袁卿挂帅,北军出征。”
北军可以调一半走,去历练历练。
同时南军休整完毕,该拉回来了。
崇德殿继续议政,下一个轮到光禄勋杨修,汇报起有关殿试的进展。
“禀陛下,三月初三是大吉之日,殿试可定在此。”
“准。”刘辩直接答应。
“曹操已经在弘农筹备好考场,正在征召全州才子前往弘农参加州试,沿途已派遣司州军保护。”
“做得好。”
刘辩由衷的夸赞道:“等曹卿回来,朕对他重重有赏。”
说起来今年宫宴就没见到他人,也不知道受什么刺激了,刚从大牢放出来,就马不停蹄的办事去了,年都不过了。
应当是知耻而后勇吧?
刘辩想起那夜大雪,自己在朱雀门城墙上对曹操的恩典,肯定把对方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然后曹操在牢里深刻反省了自己,带着必报国恩的念头,悍然离京。
“不错不错。”
刘辩非常满意,眼里是止不住的欣慰,颇有家里孩子长大了的感觉。
“对了,陈群呢?”
刘辩顺口问了一嘴。
此人同样是年都不过了,下去走访郡县去了。
说什么要让九品制运转的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