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朝不上,同时在家族有影响力的地区,掀起些动乱,鼓吹太后篡国,营救天子的言论。
就不信太后还能坐得住!
他们的交谈被诸葛亮尽收眼底,笑罢背上小书包。
他还得去鸿都门学上学,一直拖着不去可不好。
“孔明!”
身后传来声音,转身望过去,满宠追了出来。
诸葛亮客气拱手:“满府君。”
满宠看了看周围,走过来小声道:“能否移步?”
诸葛亮答应下来,跟着他来到没人的地方,满宠上下打量他一番,问道:
“适才于崇德殿上,我观你发笑,不知在笑何事?”
满宠身为司隶校尉,有责任监督百官,问这个问题倒是不突兀。
诸葛亮笑着回道:“我笑一大早就看到一出好戏,更高兴天子不日就将痊愈。”
“哦?”满宠来了兴趣。
好戏难道是指杨家内讧?
这也太幸灾乐祸了吧。
天子即将痊愈又是从何而知。
“孔明能否细谈?”
“这……府君若是举棋不定,不如去问荀令君的意见?亮处于微末……”
“提点一二便好,尤其是杨家,纵使杨敷杨众有些小错,可纠正过激,我担心弘农再起叛乱。”
难以想象,嫉恶如仇的满宠,竟然也会从大局方面考虑事情。
诸葛亮看他确实虚心请教的模样,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便说出自己的意见。
“府君尽管按照章程行事,杨家已经给出态度,哪怕府君将杨家三位族老革职,杨家不会改其忠心天子的决心……”
满宠不明所以,却又若有所思,见诸葛亮背着书包的怪异样子,不禁询问道:
“孔明这是要去何处?”
“去上学。”
“……”
满宠哑巴了。
他送了诸葛亮一段路。
……
杨家今日让大臣们看了笑话。
然而一些休假的人,却看清楚了里面的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