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打算赶人了。
曾经催促自己上朝的是她,不准百官见自己的也是她。
刘辩语速稍稍加快,“朕休息几个月,这段时间朝廷诸事就靠卿等多加注意,由皇太后主持朝政,宫内各台、廷、局、府等,皆奉皇后旨意行事。”
哭泣声中止,大臣们应声:“臣等遵旨。”
“朕乏了,都退下吧。”
“陛下,老臣还有一句话要说。”
王允擦干老泪,跪在床边,道:“恳请陛下下旨,提前将皇子韶迁入东宫。请宗正刘虞、大鸿胪戏志才,即刻安排渤海王就藩。”
这话他说的极为认真,双眼超乎寻常的凌厉。
渤海王便是刘协。
这事没什么好考虑的,王允以为刘辩顺势就会答应。
只要刘辩一开口,他回去后立马着手操办。
谁料,刘辩转移话题道:“都退下吧。”
“陛下。”王允还想试试,床上的刘辩已经困倦的闭上了眼。
王允长叹口气,三公九卿只能离开。
等他们走了以后,刘辩重新睁开双目,唐皇后在床边坐着帮忙掖被角。
因嗓子不适,刘辩简短的问道:“渤海王最近在干什么?”
唐皇后动作停下,回道:“在宫中读书,偶尔到太医台去,妾听说他对药理倒是挺感兴趣。”
“嗯……”刘辩沉吟着。
刘协比他小八九岁,还没到就藩的年龄。
刘辩突然道:“皇后去料理其他事吧,让渤海王来照料朕,还有诸葛亮,中庶子就先别当了,去当太子仆吧。”
唐皇后吃惊的看着他。
大臣劝诫,他非反其道而行。
唐皇后见刘辩不似在说笑,知晓他是一代明君,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考量,于是点头道:“妾派人前去传话。”
……
天子累倒的消息确认了。
令人意外的是,最先哭的是商人。
他们到处花高价找天材地宝,然后再托关系往宫里送。
平日他们嘴上抱怨这亏钱那亏钱,但到底赚没赚大家伙是心知肚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