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停顿了一下,摆手道:
“太常诸事繁忙,就不劳烦他了。”
刚开学正是忙碌的时候,乱七八糟的事还是别打扰人家了。
刘辩观看一段时间后,前往武学院。
武学院主要教两个方面,第一是个人武艺,其二是统御技能。
少年们正在空地上持着木棍相互较量,一名粗袍中年在场中游走教学。
此处地形开阔,刘辩本想要低调,却低调不下去。
“是天子!天子来了!”
围观少年兴奋的高呼起来,纷纷丢掉木棍,围过来行礼。
刘辩哭笑不得,却没有制止,等礼毕,他微笑着开口:“小卿们平身吧。”
小卿的称呼,让人群中的徐盛眼睛微亮,这似乎是他和天子间的某种羁绊,立刻就挤了出来,迫不及待的说:
“陛下,小臣练的可好了,王师说小臣日后有名将之风。”
看他这副求夸奖的表情,刘辩忍不住笑了,点头:“加油,拿个武学院状元,朕重重有赏。”
“谢陛下!”
徐盛高兴的合不拢嘴,就好似武学院第一已经被他收入囊中。
不过还真有可能,191年这个时间点,北方八州符合入学年龄的小将不多。
195-200年时间段倒是有一批优秀的将领出生,等他们入学,徐盛早就独当一面了。
不过仍然有不少人朝徐盛投入不满的目光。
其中几人刘辩有印象,又是老曹家的孩子。
夏侯尚、曹真、夏侯充、夏侯楙、曹彬、夏侯杰。
文武两开花了属于是。
看他们的眼神,很不满徐盛出风头,这样也好,有竞争才有成长。
刚才负责教学的老师也过来行礼。
“臣参见陛下。”
刘辩脸上笑容瞬间消失,严肃的上前将其托起,“王师不必多礼,武学院多亏王师操劳,有王师在,朕心甚安。”
面前的不是别人,乃是剑术大师王越。
刘辩如此严肃的原因很简单,此人是先帝的剑术老师。
桓灵二帝期间,他还担任虎贲将军。
先帝一朝的帝师,刘辩自然要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