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虽然反对,但从来不跟其他人搞在一起,甚至杨家也派出了些人去参加张昭办的考试。
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做出找刺客入宫的事吧?
王允偏偏第一个盯着的就是杨家,弄的杨家鸡飞狗跳,你说这扯不扯?
幸好诸葛亮上门提醒。
杨彪心里暗暗记下诸葛亮的人情。
世上还是好人多。
此刻不仅有府兵,外面还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这些人是杨修弄来的。
他要将杨家被迫向王允低头的消息传出去,传的越远越好。
街角处,两个年轻人碰头,相视过后,各自扬起嘴唇。
“孔明,我就知道你会来。”
“我知道你知道我会来,我还知道你一定会帮太尉指明路。”
“你不就怕我跟父亲说,诸葛孔明是在搞事,故意把水搅浑,然后建议父亲连参太傅,化被动为主动吗?”
“你忠的只有一人,若非如此,杨家所做的一切,岂不是自相矛盾?”
杨修一向骄傲,诸葛亮的一句话却让他另眼相看,脸上的笑容也消散不少。
他是杨家的麒麟儿,向来自视甚高。
如今的大汉,正值百年未有之变局,之前太后摄政时,杨家数位族老下狱。
该如何办,杨彪拿不定主意,火速称病找杨修从青州回来尽孝。
那一晚他们聊了很多,杨修拿出的提议吓到了杨彪。
他说:北军一日没动,宫里就是在唱一日的双簧,太后背负党锢骂名为天子扫清朝堂。
新奇的角度,却让杨彪豁然开朗。
杨修又说:叔公他们保不住了,我去举报他们,从今以后我死挺天子,父亲尽管照料家族,若有一天,杨家惹下祸事,请恕儿主动向天子提议清算家族。
他不认什么天子,不认什么太后,今后只做有利于刘辩的事。
杨家也不认这那,除了维护家族利益,谁坐在龙椅上,杨家就挺谁。
这么隐秘的事,应当不是有风声走漏,而是诸葛亮猜到了一切,如何能不令杨修震惊。
诸葛亮笑容加深,继续自顾自的说道:
“亮演技拙劣,有心者仔细观察,便能发现不对,你既只为天子,就必定会提出亮算好的计策,先有太傅提刀清算反对变法者,后有杨家倾财支持,再加上一个全力推进变法的征西将军曹操,昭宁新政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