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神色,他还没来得及搪塞,众臣便一起抱拳:
“陛下圣明。”
没人再把荀彧当成一个不起眼的小辈看待。
一件件事已经向天下人证明,荀令君的名号,他担的起。
灾后重建的事议论完,举孝廉之人的政事又接踵而至。
刘辩将其简化,称呼为举人。
举人们齐聚洛阳,朝廷既然要集中考校他们,就需要选一个主考官。
如今朝廷人才济济,这么小的事情,倒不至于难住刘辩,他随便在场中扫两眼,内心便有了人选。
“戏志才,张昭。”
“臣在。”
二人出列。
前者是大鸿胪,后者则举办过好几场考试,有经验。
两人配合应当能办好历史上第一场恩科考试。
青史留名的好机会。
刘辩收回心神,严肃道:“你二人为正副考官,务必操办好,若有人作弊,便是欺君。”
“臣遵旨!”两人一同应下。
又一件事解决。
怪不得后世有人几十年不上朝都没事。
刘辩觉得,自己只要握住尚书台,也可以提前过上退休生活。
同样的一件事,放在早朝的崇德殿上讨论,就很拖拉麻烦。
但在这里,能被迅速敲定执行。
接下来又有几个话题议完,皇甫嵩提到了征西大军回师的事。
他起了个开头,杨彪接下话茬,“征西大军中包含数位君侯,凯旋之事,臣认为需要隆重操办。”
二号人物发表完意见,在场的军事三号刘备起身拱手道:
“启禀陛下,此番征西军收复凉州,俘虏王侯若干,还有诸部归降,预计半月内大军先头部队能行至陇关,抵近长安。”
汇报的时候,刘备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情。
马上就能和二弟三弟重逢,还有另一位好兄弟,曹操。
他要带阿斗去认曹操做义父。
对了,最后还有一位阔别许久的人物,袁绍袁本初。